國際茶日品味“茶科技”

本報合肥5月21日訊(記者 王志鵬)“10、9、8……1,出茶!來嚐嚐跟泡的茶有什麼區別?”今天,記者來到安徽農業大學茶樹種質創新與資源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參加國際茶日活動。

剛來到這裡,記者就被眼前一臺長得像咖啡機的設備吸引了,工作人員把一個膠囊杯體放進去,10秒後,一杯濃濃的茶湯就製作完成。

記者拿起來品嚐:“醇香,味道跟泡的沒區別,關鍵是很快捷,節省了不少泡茶時間。”

負責人畢海軍介紹,這臺設備叫膠囊泡茶機,由該校科研團隊研發,可以實現智能識讀、看茶泡茶、一鍵出茶。爲了讓喝茶更方便,科研人員將工夫泡茶過程簡化爲投茶量、水溫、沖泡時間等參數,形成沖泡算法寫入膠囊側膜內。使用時,通過識別側膜內的隱形沖泡碼,就能實現不同茶類的最佳沖泡。膠囊品種多,沖泡速度快,省時省力省空間省成本,爲茶產業、茶產品標準化發展提供了可行途徑。

環顧活動現場,既有茶藝師身着唐制漢服,重現唐代煎茶“三沸煮茶”之法,又有數十家知名茶企代表進校共建“茶次元”實驗室。“00後定製茶飲配方”發佈,“數字化時代的茶品創新”“茶文化IP開發”等經驗暢談,還有全息投影“茶史走廊”、“茶葉盲品挑戰賽”等趣味活動,讓參與者領略了中華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聯結起傳統技藝保護、現代產業升級與青年人才培養的多維圖景。

作爲我國茶學領域唯一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安徽農業大學茶樹種質創新與資源利用實驗室瞄準世界茶學前沿,聚焦產業重大需求,產出滿滿“黑科技”。該校茶業學院黨委書記姜家生表示:“學院將通過茶文化活態傳承、茶科技沉浸式體驗、茶產業融合共創,培養更多懂技術、會創新、善傳播的茶業複合型人才。”

《中國教育報》2025年05月22日 第02版

作者:記者 王志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