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高中生飲酒比例攀升 專家籲加強成癮防治

國健署呼籲,青少年應避免飲酒,尤其家長應以身作則,成爲青少年「拒酒」第一道防線。(李念庭攝)

臺灣約有843萬飲酒人口,隨着酒精可近性提高、文化改變,青少年早期飲酒問題浮現。專家指出,我國高中生曾喝酒比例破7成、國中生約5成,酒精成爲青少年「社交」一部分,未來應加強學校、家庭、社區酒癮教育防治工作,也建議25歲以下最好都不要喝酒。

衛福部健保署長陳亮妤指出,國內健保每年支付酒精相關身心理疾病約53億元,加上酒精相關自我傷害、車禍等,整體社會成本損失高達530億元,且酒癮與多種癌症、憂鬱、焦慮、失智、自殺風險皆有關,應加強防治。

心健司長陳柏熹表示,觀察臺灣飲酒趨勢,多以大學畢業、年輕白領上班族爲主;男性略高於女性。喝酒與情緒疾病存在雙向關係,我國女性憂鬱焦慮比例約爲男性2倍,隨着臺灣越來越都市化,女性社經地位提升,估計男女飲酒比例會越來越接近。

臺灣戒酒暨酒癮防治中心主任方俊凱說明,隨着飲酒模式改變,「酒精成爲青少年社交的一部分」,年輕族羣喝酒比例升高,我國高中生過去曾喝酒比率高達72.8%,1個月內有喝酒佔30.6%;國中生曾喝酒比率爲49.7%,1個月內有喝酒佔14.1%。

方俊凱指出,酒癮防治最困難的是「文化」,民衆喝酒開心,卻不熟悉如何節制飲酒。國內除了酒駕,沒有太多相關推動,公共意識不足,反觀日本早在2013年立法通過「酒精健康相關問題對策基本法」,以法律規範中央、地方酒精防治責任,值得借鏡。另可鼓勵青少年運動、參與文化活動等管道釋放壓力,從小建立正確飲酒防治認知。現行國內法律雖規定「未滿18歲禁止飲酒」,但25歲以下大腦未發育成熟,建議25歲以下最好都不要喝酒。(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