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三面向 支持企業參與2030減碳行動

國發會正從三大方向來支持企業,包括:技術、資金與人才。高仙桂指出,將透過科技賦能,推動產業數位轉型,政府提出第二次能源轉型政策,包括衝刺風光電、傳統能源轉換,氫能、地熱等新興能源開發,以及科技儲能、深度節能、建置電網。資金面,金管會「綠色金融3.0」,現正進入「轉型金融」的階段。只要企業在能源效率提升或循環經濟方面有所作爲,政府將透過政策工具,例如國家信用保證制度,鼓勵金融機構投入更多投融資資源,預計到2030年將可帶動5兆元的投資。

在人才方面,她表示,將從多元管道着手。國家環境研究院已與18所大專院校合作,建立綠領人才培育聯盟,強化相關課程。同時,經濟部與環境部也將針對轉職與職能提升提供相關培訓,並鼓勵新創投入淨零產業,以提升整體綠色競爭力。

高仙桂表示,當前不論在任何國際場合,我們無法迴避的一個重大議題,就是「川普新政」,在淨零永續政策方面,川普政府也做出了諸多重大決定,包括決定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終止所謂的《抑制通膨法案》、削減了淨零能源支出,並放寬對化石燃料開採的相關限制。

「許多人可能會擔心,全球永續經營的趨勢是否將因此反轉?」,她說,事實上目前並無其他國家明確表示要改變淨零轉型的方向,這也顯示出一個重要現實——氣候變遷已經直接威脅到人類生存,而ESG也已經成爲全球各大企業核心價值的一部分。

就臺灣而言,高仙桂強調,我們的經濟發展目標不會改變,政府推動的趨勢也不會因此轉向。正如謝社長所說,在這樣一個劇烈變局之中,我們不僅提出了「880產業支持方案」,更重要的是要確保臺灣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而其中兩個關鍵詞便是:「數位」與「淨零永續」。只要我們持續強化臺灣的數位與綠色競爭優勢,便無須懼怕這一波關稅戰的挑戰,反而有可能在變局中創造新的機會,開拓新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