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客運運量大減 全臺廣設轉運中心憂成「蚊子中心」
國道客運運量大減近四成,前景堪憂,衝擊各地轉運中心營運,連帶興建中的轉運中心,也引發淪爲蚊子館隱憂。圖爲臺北轉運站。記者林伯東/攝影
國道客運運量衰退,運輸班次、乘客人數雙雙下滑,但各地仍廣設轉運中心。客運業去年起爲節省成本,紛紛退出臺北轉運站二樓的黃金月臺,往租金較便宜的四樓擠;臺中市規畫四大轉運中心,已啓用的豐原轉運中心陷招商不順困境,明年陸續完工大臺中、水湳轉運中心,議員質疑恐淪爲「蚊子」中心,呼籲市府及早因應。
受疫情、運輸習慣改變與駕駛人力荒衝擊,國道客運運量大幅縮減,以疫情前二○一九年爲例,全國國道客運班次共四四九點三萬班次、客運人數八一三八點四萬人次,去年已縮減爲二七七點七萬班次、五四七五點九萬人次,整體班次較疫情前縮減百分之卅八點二、客運人次減少百分之卅二點八。
臺中市早在前市長鬍志強任內規畫豐原、臺中、水湳、烏日等四大轉運中心,目前豐原中心三年前已落成,水湳中心明年上半年竣工,大臺中中心明年底完工,烏日中心仍規畫中。
臺中市議員吳佩芸質疑,國道客運運量縮減三至四成,這些早期規畫的轉運中心已不符趨勢,當初沒人預料到疫情造成的運量雪崩,若運量持續縮減,轉運中心落成後,花大錢蓋好的硬體空間,卻沒有足夠班次、乘客,恐淪爲「蚊子」中心。
中市:可做區域運輸樞紐
中市府表示,臺中國道客運的運量仍可支撐,短期內不擔心成爲蚊子館,轉運中心也可串聯鐵路、捷運與市區公車,擔任區域運輸樞紐。
臺北轉運站是西部中長程國道運輸重要樞紐,過去兵家必爭的二樓黃金月臺,月租金破卅萬元,去年起業者陸續退租,爭相搬到租金僅十萬至十五萬元的四樓月臺。業者說,過去二樓月臺要抽籤,抽到像是中頭獎,現在幾乎淪爲空城,乘客只下車不上車,業者都改租三、四樓。
北市:運輸需求依然存在
臺北市公運處表示,臺北轉運站主要往返中南部路線,市府轉運站、南港轉運站多短途通勤旅客,運輸需求依然存在,但疫情造成運量流失,目前臺北、市府兩個轉運站運量只恢復疫情前六成、八成。客運業者說,即使春節、連假高峰,也只恢復七成。
新北市板橋轉運站二○二一年啓用後,有十四條國道客運,運量爲五十八點七萬人次,去年下滑到十一條,今年又增加至十二條,目前運量已成長到一二一點八萬人次。
新北:可搭商場BOT案
新北市正規畫機捷A7站溪北轉運站,交通局簡任技正吳政諺指出,預計收納卅七條國道路線,共十七個月臺,雖然運量減少,但仍有搭乘需求,現行規畫方向爲「寧願多,不要到時候不夠」,萬一路線真的減少,溪北轉運站搭配飯店、商場等BOT案,也可收納市區公車路線。
臺南市目前有國道客運停靠的轉運站,包括新營、麻豆、永康、臺南等處,市府表示,將透過多元方式提升坪效,例如臺南轉運站串聯周邊文創園區,新營轉運站正規畫變更都市計劃,以開放更多元業種進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