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人士:陸凸顯宰制島鏈能力
大陸「遼寧號」與「山東號」航空母艦編隊日前首次穿越「第二島鏈」,國安人士昨日表示,中方動作具有兩大戰略意涵。圖爲雙航母2024年首次展開編隊演練。(中新社)
大陸「遼寧號」與「山東號」航空母艦編隊日前首次穿越「第二島鏈」,國安人士昨日表示,中方動作具有兩大戰略意涵,一方面凸顯宰制島鏈能力與絕對存在感,一方面以「衝突邊緣」的態勢對各方施壓。不過,與我友好的前美軍太平洋總司令布萊爾則認爲,以這麼少量的中共航艦,豈會對臺灣防衛造成決定性影響?
大陸兩大航母團5月19日起前往西太平洋第一島鏈、第二島鏈間,進行1個多月海上演訓,國安人士分析,中國透過此舉企圖對周遭國家形成高度安全壓力,讓各方改變或至少抑制友盟的安全協力合作。
他表示,中國軍方的動作具有高度戰略意涵,雖然中國航艦並非首次在海上進行戰機起降,但起降科目距離日本首度這麼近,6月6日至6月7日之間,還發生中國軍機接近日本反潛機事件,這是具有高度危險的空中危安事件。
根據我國安單位觀察,其戰略意涵分爲兩個部分,第一,中國航母船團是首次穿越第二島鏈,相當程度凸顯它宰制整個島鏈的能力和「絕對存在感」;第二,中國雙航艦在島鏈海域的大動作,演練封鎖「全島鏈」海空交通線,以「衝突邊緣」態勢對各方施壓。
國安人士認爲,這顯示北京正極力對抗各種可能來自於民主國家間的集結,某種程度就是把臺海視爲中國內海,不容「自由航行」挑戰。
相較於賴政府國安人士對中共雙航母的重視,布萊爾反而相當沉穩;他日前來臺與媒體座談時反問,中共建造幾艘航艦真的會影響美國的世界地位?一旦戰爭爆發,處於敵對狀態,中共這些航艦早就被擊沉了。
布萊爾解釋,航艦不僅會受到其他航艦威脅,還會被潛艦、空對艦飛彈以及陸基飛彈和戰機威脅,所以他認爲,以這麼少量的中共航艦,應不至於對臺灣防衛造成決定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