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方法院:以示範文本爲橋樑 構建高效便民訴訟服務新格局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家樑 見習記者 胡特旗
爲切實打通訴訟服務“最後一公里”,讓缺乏法律知識、不熟悉訴訟流程的普通羣衆也能準確填寫訴狀,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人民法院嚴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加快推進起訴狀、答辯狀示範文本全面應用工作要求,通過“線下精準指導+線上智能推送+全域宣傳覆蓋”三位一體模式,全力推動立案服務從“被動受理”向“主動引導”轉變,助力羣衆訴訟“省時、省力、省心”。
面對面指導,重在爲民
“法官,我沒啥文化,對法律又不懂,家裡又窮,今年38歲了,好不容易找了一個女朋友,我把近兩年打工賺的十多萬都轉給她,今年年初她卻跟同村一個男人好上了。我想起訴要回我的錢,可是自己現在沒錢找律師寫,一輩子沒見過訴訟狀是咋樣的,怎麼辦?”
近日,大方法院立案大廳來了這樣一位當事人。導訴人員聽聞,現場引導他用最新推出的“要素式”民事起訴狀模板,快速地完成了立案手續的辦理。
“真沒想到現在法院訴訟立案又方便又快捷,真正讓我們老百姓感受到了什麼是省時、省力、省心又省錢。”當事人激動地說道。
針對接受度低、牴觸性大的來訪羣衆,法官則直接現場解答疑問,教學訴狀書寫,替來訪羣衆節約訴訟成本,現場解答疑問500餘人次,羣衆接受度提升至95%。
“智”能服務,重在便捷
針對網上立案,線上審覈人員對提交非示範性文本的當事人,實現100%電話回訪。線上審覈人員還在電話中積極推廣示範文本的高效、便捷並取得當事人理解,實現11類糾紛起訴狀示範文本使用率達97.6%。
大方法院立案窗口還擺放“兩狀”示範文本二維碼,當事人掃碼即可獲取電子模板及填寫指南。針對智能手機操作困難羣體,導訴員“一對一”輔助填寫,2025年以來累計協助當事人下載使用模板600餘人次,實現“紙質+電子”雙軌並行。
立體式宣傳,重在知曉
在大方法院訴訟服務大廳顯著位置擺放11類糾紛案件的民事起訴狀、答辯狀等示範文本紙質檔,設置“文書模板自助取閱區”,方便羣衆現場參照填寫。今年該院還拍攝《兩分鐘學會寫訴狀》《法官教你寫訴狀》等普法短視頻,通過法院官方抖音、快手、微信視頻號發佈,累計播放量超萬次。
不僅如此,該院立案窗口還對提交非示範文本的當事人,主動發放《要素式訴狀填寫指引》,減少因格式問題導致的退補次數,線下立案一次性通過率提升至92%。
業務培訓,夯實根基
在全院範圍內對示範文本從當事人信息的準確錄入,到訴訟請求的合理擬定,再到事實與理由的清晰陳述等內容的專題培訓。旨在提高幹警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務水平,切實增強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行起訴狀、答辯狀示範文本改革,是司法爲民的一次重要實踐。大方法院以羣衆需求爲導向,通過搭建線下實體樣板區、線上智能推送系統、全域短視頻宣傳矩陣,讓示範文本從“紙面規範”落地爲“指尖工具”,累計惠及羣衆萬人次,立案效率提升40%。這些數據背後,是無數當事人從“無從下筆”到“輕鬆填表”的欣喜面容,是司法服務從“機械受理”向“主動引導”的深刻轉變。示範文本的推廣不僅是文書格式的簡化,更是司法理念從“專業化”向“便民化”的跨越。在全面推進“要素式”訴訟狀、答辯狀文本的過程中,大方法院以落實立案登記製爲中心,積極創新工作思路,傾聽律師、當事人意見,不斷完善應用機制,實現精準推廣、報道、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