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去猶留百世馨」… 萬人送別楊振寧 莫言以詩寄哀思
楊振寧告別式24日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行,社會各界人士前往送別。(中新社)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10月18日病逝北京,享年103歲。這位跨越一個世紀的科學巨擘,告別儀式24日上午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萬人長龍含淚送別,會場內外人潮不斷,鮮花與淚水交織;另一位諾貝爾文學獎作家莫言則以詩寄哀思。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24日公開發文悼念已故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圖爲2012年莫言(右)與楊振寧(左)在北京相見。(取材自微信)
綜合媒體報導,清華大學發佈消息,當日上午9時,楊振寧先生的遺體安臥於鮮花與翠柏叢中,身上覆蓋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象徵他畢生對國家科教事業的卓越貢獻。告別現場莊嚴肅穆,悼念的人潮一波接一波。清華師生與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前來鞠躬致敬,場外更排起數十公尺長的隊伍,民衆含淚送別,場面動人。
在告別式內場,家屬位於左側前排,楊振寧的妻子翁帆身着黑衣、佩白花,神情哀慼,站在家屬代表的第一位。她身邊是楊振寧的子女與後輩,許多人特地從海外趕回北京,陪伴至親最後一程。據現場畫面顯示,八寶山禮堂內花圈環繞,落款遍及清華、北大及中科院等單位,反映出楊振寧在科學界與學術界無可取代的地位。
而在告別儀式舉行當天,另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文學家莫言也以詩寄哀思。莫言在其微信公衆號「兩塊磚墨訊」發表手書詩作〈悼楊振寧先生〉:「港島悲聞墜大星,滿天秋雨葉飄零。先生原本仙鄉客,歸去猶留百世馨。」落款爲「晚生 莫言」。他並回憶與楊振寧四度相見的情景,表示將來或再撰長文追憶。
-作家莫言24日發表詩作悼念楊振寧。(取材自微信)
兩位諾貝爾獎得主的情誼可追溯至2013年,當時楊振寧與莫言在北京大學舉行「科學與文學的對話」。對談中,楊振寧問:「若愛迪生來到今天,哪樣東西最令他驚訝?」莫言答:「手機。」楊振寧笑着說:「我也同意。」那場對話結尾,莫言以「青春萬歲」寄語青年,楊振寧則以「自強不息」迴應,兩人以不同領域之光照耀後學。
當日也有不少重量級好友親臨現場。86歲鋼琴家劉詩昆專程趕赴北京,爲老友送別。據悉,兩人因翁帆舉辦慈善鋼琴音樂會而相識,私下往來甚篤。楊振寧生前在病重期間仍有友人探望,據南開大學教授葛墨林院士透露,最後一個月他已難以言語,只能透過翁帆用小白板簡短溝通。
同時,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也開放緬懷室,連日來前來悼念的民衆絡繹不絕。寒風中,抱着鮮花的長者、教師與孩童排隊弔唁,不少清華園居民與老同事親臨致意。一位92歲的錢女士坐着輪椅而來,她的丈夫是楊振寧在西南聯大的同學。
從「宇稱不守恆」理論到「楊-米爾斯規範場」的創立,楊振寧推動了20世紀物理學的革命,被譽爲與愛因斯坦比肩的理論巨擘。回國後,他投身清華教育,推動中外學術交流,以行動詮釋「科學報國」精神。人們口中的「楊先生」,早已成爲一個時代的精神象徵。
楊振寧告別式上,妻子翁帆站在家屬代表的第一位,神情哀慼。(視頻截圖)
楊振寧告別式24日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行,社會各界人士前往送別。(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