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s私有化;李寧股價創新高;科蒂虧損27億|二姨看時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高江虹 實習生方洋昕
本週時尚行業動態豐富。Valentin再度迎來人事變動:任命Riccardo Bellini爲新任首席執行官;歐萊雅集團不到一年時間關停彩妝品牌Healus;Guess以14億美元私有化。
業績方面,部分集團面臨逆勢,頭部巨頭恐跌出十強榜單!科蒂虧損27億美元,2025財年淨收入同比下滑4%;雅詩蘭黛集團裁員3200人,2025財年銷售額同比下滑8%。
但一些品牌也在經濟下行、市場疲軟的不利情境中取得戰略調整的成效。全球爆款級潮玩ip——Labubu成泡泡瑪特集團最大增長引擎;Perfect Moment一季度收入大漲51%;潘多拉二季度營收增長8%;老鋪黃金上半年淨利潤增長近三倍成績傲人,但業績發佈後股價連跌顯示資本市場的疑慮。
1.李寧上半年歸母淨利潤17.37億元
李寧披露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的中期業績,公告顯示,公司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3.3%至148.17億元人民幣,歸母淨利潤爲17.37億元,淨利率爲11.7%。得益於穩健的財務表現及積極的市場預期。
上半年,李寧整體毛利率爲50%,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主要受直營渠道促銷加劇及渠道結構調整影響,經營現金流入爲24.11億元,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達23.7%。
分品類看,鞋類產品收入82.31億元,同比增長4.9%,佔比55.6%,服裝收入51.93億元,同比下降3.4%,佔比35%,器材及配件收入13.93億元,同比增長23.7%。中國市場仍爲收入主力,佔比98.3%。其中,特許經銷商收入佔46.5%,直營22.8%,電商29%。上半年李寧持續推進渠道優化,門店數量爲7534家,已經通過關閉低效直營店降低租金與攤銷成本。
點評:李寧用渠道與組織效率對衝價格戰。
2.Valentino任命Riccardo Bellini爲新任首席執行官
意大利奢侈品牌 Valentino 近日宣佈任命 Riccardo Bellini 爲首席執行官,自 9 月起正式上任,接替離任的 Jacopo Venturini。Bellini 此前擔任 Valentino 主要投資方 Mayhoola 的董事總經理,自今年 1 月起負責旗下奢侈品牌組合的戰略與運營,包括業務規劃、績效提升、人才培養和增長機會識別。在此之前,他曾於 2019 年至 2023 年出任 Chloé 首席執行官,並在 Diesel 及 Maison Margiela 擔任管理職務。此外,他還在寶潔(Procter & Gamble)美妝與高端部門工作 12 年,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
點評:各大品牌人事的頻繁變動是應對疲軟市場的常見舉措。
3.Guess以14億美元私有化
美國服裝品牌 Guess 宣佈將以約 14 億美元的交易金額被 Authentic Brands Group LLC 收購併私有化。此次交易由 Authentic Brands 與 Guess 聯合創始人 Maurice 和 Paul Marciano,以及首席執行官 Carlos Alberini 共同完成。公司在聲明中表示,此次交易的估值包含債務在內。Guess 成立於1981 年,以牛仔服飾、手袋及鞋履產品爲主。今年 2 月,公司曾攜手 WHP Global 收購時尚品牌 Rag & Bone。私有化被視爲Guess尋求戰略轉型的重要一步,業內人士分析,退市將爲Guess提供更大靈活性,使其能夠擺脫季度財報和資本市場短期壓力,更專注於品牌重塑與長期戰略投入。
點評:私有化之後,如何在維持品牌辨識度的同時,重新吸引年輕消費者,將是Guess的首要任務。
4.歐萊雅集團關停彩妝品牌Healus
近日,歐萊雅集團宣佈將關停其去年收購的韓國 Gowoonsesang Cosmetics 旗下彩妝品牌 Healus,僅保留旗下護膚品牌 Dr.G。Healus 於 2024 年 2 月正式推出,是該公司繼 Dr.G 和純素健康品牌 Vivid Draw(已關停)之後的第三個品牌,也是首個彩妝品牌。歐萊雅在收購不足一年後決定調整業務,並將相關業務線簡化爲 L’Oréal Korea–Dr.G,不再沿用此前的 L’Oréal–Gowoonsesang Cosmetics–Dr.G。
點評:歐萊雅收購不足一年就關停新品牌,這是市場試錯與戰略調整的果斷之舉。
5.泡泡瑪特上半年營收138.8億元,Labubu成最大增長引擎
泡泡瑪特公佈 2025 年上半年財報顯示,期內公司營收爲 138.8 億元,同比增長 204.4%;歸母淨利潤 45.74 億元,同比增長 396.5%;經調整淨利潤 47.1 億元,同比增長 362.8%。公司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 64% 提升至 70.3%。值得注意的是,僅半年時間,泡泡瑪特的營收和利潤已超越 2024 年全年水平。其中,Labubu 所在的 THE MONSTERS 系列表現亮眼,營收 48.1 億元,同比增長 668%,佔總收入 34.7%。毛絨品類受 Labubu 帶動大幅增長 1276%,收入達到 61.4 億元,佔比 44.2%,首次超越手辦成爲最大業務板塊。
點評:如何將Labubu的現象級爆款轉化爲持續營收,這是泡泡瑪特發展的需要考慮要素。
6.老鋪黃金上半年淨利潤激增近三倍
2025 年上半年,老鋪黃金交出一份異常亮眼的答卷:收入 123.54 億元,同比大漲 251%;歸母淨利潤 22.68 億元,同比飆升 286%;經調整淨利率升至 19%。
渠道與區域表現構成了第二重亮點。線下依舊是核心,佔比高達 86.9%,但線上增速最快,同比激增 313%,貢獻 13.1% 的營收。在區域層面,內地收入 107.58 億元保持基本盤,而境外市場則交出 15.97 億元,同比暴漲 455%。這與上半年在新加坡金沙和上海 IFC 的雙店開業密切相關,標誌着老鋪黃金的 “國際化與一線化” 戰略正在落地。
然而,老鋪黃金業績發佈後股價連跌兩天,收盤跌近4%,顯示市場或許對於接下來其能否保持優異業績表現存疑。
點評:業績向左,股價向右,老鋪的黃金奢侈品敘事能否征服資本市場?還需要時間才能回答。
7.科蒂2025財年淨收入同比下滑4%
8月20日,科蒂集團公佈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2025財年及第四季度業績。報告顯示,集團兩大核心業務部門:高端化妝部門與大衆美妝部門均出現業績下滑跡象,業務增長模式仍未穩固。2025財年,科蒂實現淨收入58.93億美元,同比下降4%;毛利率爲64.8%,同比提升40個基點;調整後EBITDA爲10.82億美元,同比下降1%,EBITDA利潤率提升至18.4%。不過,受旗下消費品牌商譽減值影響,公司全年淨虧損3.81億美元(合人民幣27億元),而上年同期爲淨利潤7620萬美元。
2025財年,科蒂高端化妝品部淨收入達38.2億美元,同比下滑1%,佔集團總銷售額的65%。其中,香水依舊是科蒂集團最核心的增長引擎,2025財年,科蒂大衆美妝部門實現淨收入20.73億美元,同比下降8%,佔公司全年總銷售額的35%;經營虧損爲1.27億美元,而上一財年爲盈利8930萬美元。 在業績預期上,科蒂預計在2026財年第一季度營收將下降6%至8%,第二季度降幅收窄至3%至5%,並在下半年實現重回同比正增長。
點評:科蒂依舊能對長期前景保持樂觀,源自品牌在研發、知識產權、嗅覺創意、生產、營銷和渠道方面的領先能力。
8.雅詩蘭黛集團2025財年銷售額同比下滑8%
從8月20日其發佈的2025財年(2024年7月1日-2025年6月30日)及Q4(2025年4-6月)業績報告看,雅詩蘭黛這艘巨輪雖然正在調轉方向,但是業績仍然承壓。
其中,2025財年整體業績呈現營收利潤雙降局面,淨銷售額較上一財年同期同比下跌8%,爲143.2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28.01億元)。另據媒體報道,其股價在預計年利潤低於華爾街預期後,於盤前交易中下跌9%。
雅詩蘭黛總體營業利潤虧損7.8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6.33億元),主要是由於商譽和無形資產減值、滑石訴訟和解以及公司間版稅收入下降;截至2025年6月30日,淨裁員超過3200個職位;The Ordinary營收實現中個位數增長,倩碧在所有市場淨銷售額呈增長,Le Labo實現兩位數的增長。
點評:雅詩蘭黛在經濟下行期,疊加關稅、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其面臨的挑戰,遠未結束。
9.潘多拉二季度營收增長8%,將在中國關閉至多100家店鋪
丹麥珠寶品牌潘多拉集團Pandora公佈最新業績與戰略規劃,受益於利潤率與回報率的提升,公司將繼續加速全球擴張,預計在2024年至2026年間淨新增400至500家門店。
不過,2025財年的擴張目標有所調整,潘多拉現計劃在全球淨增25至50家概念店,低於此前的50至75家。下調的主要原因在於對中國市場網絡的進一步優化,公司預計在2025年關閉多達100家門店,高於此前至少關閉50家的預期。
財報顯示,潘多拉2025年第二季度實現8%的有機增長,收入達70.75億丹麥克朗。同店銷售增長3%,其中門店擴張貢獻了5個百分點。
點評:潘多拉正在用關店換取更健康的增長。
10.Perfect Moment一季度收入大漲51%
英國奢侈滑雪服與生活方式品牌 Perfect Moment 公佈2025財年第一季度業績,營收同比大增 51% 至 150萬美元,增長動力主要來自新合作伙伴、電商與批發渠道的強勁表現。公司毛利率亦創下新高,達到60.4%,顯著高於上年同期的 36.6%。儘管營收和毛利率齊升,公司淨虧損仍擴大至 380萬美元,摺合每股攤薄虧損 0.21美元。不過,調整後EBITDA虧損較上年同期的290萬美元縮窄至260萬美元。
在產品與市場拓展方面,公司將季度推出的款式數量由75款增加至 200款以上,並將業務覆蓋範圍擴展至 60多個國家。同時,Perfect Moment宣佈在荷蘭設立全新歐洲配送中心,以優化全球物流並加快交付速度。
點評:營收猛增卻難掩虧損,Perfect Moment用激進的全球佈局賭一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