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再傳收購銳步;Crocs股價暴跌30%|二姨看時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高江虹 實習生 方洋昕
本週時尚行業動態豐富,多家奢侈品集團面臨下跌的市場環境,業績呈分化態勢。部分品牌仍能夠整體呈穩健趨勢,甚至超出預期。
Ralph Lauren 2026財年第一季度實現超預期增長;Capri集團上季度營收和盈利改善超出預期;Hugo Boss 2025上半年業績與去年持平;資生堂集團雖上半年銷售額同比下降7.6%,但核心營業利潤同比增長21.3%。然而,部分品牌發展不盡人意:Crocs面臨股價暴跌30%,Tapestry集團爲保銷售量,完成了對虧損品牌Stuart Weitzman的出售。
部分品牌通過探索新盈利模式,以此應對當前疲軟市場。安踏再傳收購銳步,展現全球化擴張野心;開雲集團攜手太古地產踐行可持續發展品牌理念,構建新零售模式;Fendi坎昆首店開業拓展墨西哥市場版圖,試圖構建本地化銷售體系。
1.洞洞鞋潮流退燒,股價暴跌30%
Crocs在8月7日公佈了令人失望的財報展望,並預警第三季度營收將同比下滑9%至11%,隨即股價暴跌29.2%,創近三年來最低點,也幾乎追平2011年以來最慘單日跌幅。
CEO Andrew Rees在分析師會議上直言:“美國消費者在非必需品支出方面變得非常謹慎,甚至不願意進商店了。Rees也承認,運動風潮正在迴歸,並點名未來的世界盃和奧運會將更有利於傳統運動品牌,換句話說,Nike和adidas正重奪聚光燈,而Crocs正被踢出潮流中心。更深層的變化,是美國中低收入消費者的集體收縮,Crocs 的主力客戶正是這一羣體。他們一旦變得謹慎,奧特萊斯、批發渠道首當其衝。更重要的是,這類客戶對價格極其敏感,一旦公司縮減折扣、提高售價以對衝成本壓力,就可能進一步壓制需求,形成惡性循環。
點評:即便曾經風靡全球的爆款品牌,也無法永遠站在風口之上。
2.Ralph Lauren 2026財年第一季度實現超預期增長
8月7日,Ralph Lauren發佈了2026財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報告期內,Ralph Lauren再次逆勢上漲,營收遠超市場預期。在2026財年第一季度,Ralph Lauren營收同比增長14%至17億美元,毛利率同比提升180個基點至72.3%,這主要得益於高單價銷售的增長、渠道結構優化以及成本控制的改善。
品牌在財報會議上指出,本季度營收增長的動力主要來源於品牌強化核心類目戰略的持續推進。此外,高單價產品的銷售額也同比增長了14%,這顯示出消費者對其高價值感商品的需求增長。
該公司在全球各大主要市場均實現增長,亞洲市場增幅最大。其中,中國市場營收增幅超過30%。品牌熱度與銷售轉化離不開今年4月品牌在中國上海首次舉辦的時裝秀與直播帶貨。
點評:拉夫勞倫的品牌核心價值具像化戰略,在當前的下跌形勢值得被各品牌參考。
3.Capri集團上季度營收和盈利改善超出預期,將不會出售 Jimmy Choo
當地時間8月6日開盤前,美國奢侈品集團 Capri Holdings Ltd.(以下簡稱 “Capri”)公佈截至2025年6月28日的2026財年第一季度財務業績:總營收同比下降6%至7.97億美元(按固定匯率:-7.7%);淨利潤扭虧爲盈,由上一年同期的虧損1200萬美元轉爲盈利5300萬美元。其中,亞洲市場銷售額同比下降15.4%至1.1億美元。
管理層強調,集團將聚焦推進旗下兩大品牌Michael Kors和Jimmy Choo的戰略轉型,力求在2025年完成Versace剝離後,於2026財年實現業務穩定,併爲2027財年起的持續增長奠定基礎。在財報發佈後的當天,集團股價大漲14.5%至20.84美元/股,這也是自3月以來的新高。最新市值約25億美元。
點評:集團在推動戰略舉措、激活旗下奢侈品牌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
4.資生堂集團上半年銷售額同比降7.6%
8月6日,日本美妝巨頭資生堂集團(Shiseido Company,Limited)公佈截至6月30日的2025財年上半年業績數據:銷售額同比下降7.6%至4700億日元(約合229億元人民幣),但核心營業利潤同比增長21.3%,表明復甦正在推進。
資生堂集團今年實施了“2025-2026行動計劃”,旨在在未來兩年重建盈利能力。公司聲明稱,目前正在“執行優先行動”,並有望在2026年恢復7%的利潤率。公司還將預估的關稅影響從70億日元下調至30億日元。
點評:在疲軟的市場與關稅影響中,重構產業已成爲資生堂維持盈利的必要措施。
5.Hugo Boss 2025上半年業績與去年持平
8月5日,Hugo Boss發佈了2025上半年及第二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集團上半財年業績與去年同期持平,Boss男裝仍是增長主力,但Boss女裝和Hugo仍面臨下滑趨勢。
今年上半年,Hugo Boss累計銷售額達20億歐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淨利潤爲8700萬歐元,去年同期爲8000萬歐元。
亞太市場依舊承壓,上半年銷售額同比下滑7%至2.53億歐元,第二季度銷售額同比下降8%。核心市場EMEA(歐洲、中東及非洲)維持穩健表現,實現銷售額12.49億歐元,同比增長1%。北美市場出現復甦跡象,業績下滑減緩,上半年銷售額同比下滑4%至4.48億歐元,第二季度銷售額同比下滑6%至2.36億歐元。
點評:儘管大環境不容樂觀,但品牌在業績表現穩健的情況下仍有信心。
6.安踏再傳收購銳步
據報道,安踏將收購美國品牌管理公司 ABG 旗下的銳步Reebok,而多家媒體稱相關實繳已完成,安踏則迴應“不予置評”,既未否認也未證實傳聞。這已是安踏第二次傳出有意收購銳步。
目前,安踏主品牌與FILA貢獻了集團85%的收入,增長高度集中,急需新的突破口。而銳步擁有歐美成熟渠道與品牌資產,有望補足安踏海外短板。
不過,若ABG不妥協,銳步售價可能超過30億美元約合220億人民幣,安踏是否獨資收購仍存疑。截至2024年底,其可用現金餘額約113.9億元人民幣,雖整體資金儲備超過500億元,但大額收購仍需謹慎權衡。
點評:安踏真正看中的是一次通往全球化的加速通道。
7.Tapestry集團完成對Stuart Weitzman品牌的出售
8月5日,Tapestry集團宣佈已將旗下鞋履品牌Stuart Weitzman出售給美國鞋履公司Caleres,交易金額爲1.202億美元,其中包括1150萬美元的現金支付,其餘爲庫存與應收賬款等運營資產。
隨着交割完成,Tapestry已正式把Stuart Weitzman從其品牌組合中剝離,之後將可以專注於旗下核心品牌Coach和Kate Spade的發展。
近年來,Stuart Weitzman表現疲軟,業績已連續下滑多個季度,這也是集團急於剝離品牌的最主要原因。根據Tapestry 2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該品牌期內營收同比大跌18%至4620萬美元,僅佔集團總銷售額的3%。
點評:剝離虧損業務對Tapestry來說是及時止損。
8.開雲集團攜手太古地產共促零售門店可持續發展
8月4日,開雲集團與太古地產今日聯合宣佈,雙方將以可持續發展爲核心,建立合作伙伴關係。
此次合作結合開雲集團的“開雲綠築共建指南”,開雲集團及旗下高端精品品牌將參與太古地產的“Green Retail Partnership”計劃。該計劃是太古地產於2024年爲零售合作伙伴量身打造的專屬可持續發展計劃,重點包括推動可持續門店設計、加強ESG數據共享和監測,以及提升門店運營的環保表現。
點評:開雲集團與可持續發展理念淵源深厚,此合作將環境承諾轉化爲門店層面的實際行動,具有重要推進意義。
9.全球彩妝代工巨頭瑩特麗業績增長
8月4日,瑩特麗公佈了2025 年上半年業績。上半年淨收入爲5.25億歐元(人民幣約43.58億元),同比增長5.0%,按固定匯率計算增長 6.1%。
財報透露,銷售額增長得益於彩妝的優異表現(增長17.6%)。上半年調整後淨利潤爲0.207億歐元(人民幣約1.72億元),同期略有下降,主要是由於歐元對集團運營的主要交易貨幣的重估對財務產生不利影響。2025年第二季度盈利能力表現突出(佔淨銷售額的 16.5%),使瑩特麗實現了有史以來最高的季度EBITDA,達到0.453億歐元。
從地區的業績表現來看,美洲與亞洲市場地區齊增,亞洲漲幅最大,同比上漲15.6%。
點評:面臨競爭將更加激烈的美妝代工廠,瑩特麗如何利用其積累的優勢脫穎而出,是其當下需要思考的課題。
10.Fendi 坎昆首店開業拓展墨西哥市場版圖
意大利奢侈品牌 Fendi 在墨西哥著名旅遊城市坎昆開設首家精品店,進一步拓展其在墨西哥市場的佈局。新店位於 La Isla 商業綜合體內,營業面積超過 179 平方米,設計融合品牌意式美學與墨西哥加勒比地區的地域特色。店內裝潢則選用意大利大理石、溫潤木材與羅馬風格紋理,營造沉浸式購物體驗,整體空間佈局現代,同時保留Fendi經典的視覺語言。坎昆新店提供女裝與男裝成衣、皮具及鞋履等品類,精選當前季度系列產品,以契合當地消費需求。
點評:品牌拓寬市場,需要將銷售模式本地化纔能有效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