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姨看時尚 | 雅詩蘭黛Q3淨利暴跌;LV美國售價上調;香奈兒關店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高江虹 實習生 陳佳赫
今年消費市場冷熱不均,奢侈品巨頭加速戰略調整,大衆品牌在轉型中掙扎求生。
Chanel、Prada等品牌通過關閉非核心門店、優化區域佈局應對市場疲軟,同時加碼數字化與本土化服務。LV、雅詩蘭黛則因關稅與代購依賴陷入增長瓶頸,被迫漲價或重構渠道。併購市場冷熱不均——傑尼亞收購Thom Browne失利暴露小衆品牌風險,勞力士通過法律手段捍衛IP,彰顯頭部品牌話語權。
泡泡瑪特則憑藉全球化IP佈局逆勢增長,市值逼近2700億港元。相比之下,地素時尚、伯希和等品牌暴露出產品同質化、渠道依賴等痛點,亟需破局之道。 另外一起突發事件引公衆側目,紀梵希前創意總監涉性侵被起訴,類似事件頻發令人擔憂。
總體來看,消費市場正經歷“價值迴歸”:奢侈品強化稀缺性與文化壁壘,大衆品牌則以科技、綠色與用戶體驗爭奪存量市場。未來,誰能精準把握消費者情緒,誰將成爲下一階段的贏家。
1.雅詩蘭黛Q3淨利暴跌
美東時間5月1日開盤前,美國高端美妝巨頭雅詩蘭黛集團公佈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2025財年第三季度業績數據:淨銷售額同比下降10%至35.5億美元,淨利潤爲1.59億美元,同比暴跌53%。中國內地業務實現中個位數增長,不過由於“戰略性減少對代購渠道的依賴”等因素,全球護膚業務和旅遊零售都出現了雙位數下滑。該季度運營亮點包括在部分關鍵市場實現高端美妝市場份額的增長等。受此消息提振,財報發佈後,集團股價在盤前交易中上漲了5%,截至5月1日收盤,股價較上一交易日下跌1.78%至58.89美元/股,當前市值約爲211.84億美元。
點評:雅詩蘭黛的復甦期如此之久,資本市場都快失去耐心了。
2.Prada證實Miu Miu搶佔市場份額
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三個月內,意大利奢侈品集團Prada收入按固定匯率增長12.5%至13.41億歐元,按當前匯率增幅達到13%,超出市場預估的13.3億歐元。本季度,Prada集團零售收入同比增長13%,在總營收中佔比高達90.6%。按品牌分,Miu Miu繼續維持近年最爲強勁的增長節奏,零售收入同比大漲60.2%,貢獻4.16億歐元,佔比大幅提升。儘管Miu Miu對集團收入貢獻日益增長,但市場愈發關注Miu Miu和Prada的區分度問題,管理層指出,集團根據品牌DNA獨立管理兩個品牌,二者永遠不會重合。
點評:Miu Miu增長勢頭太猛了,不過區分度問題也得重視起來。
3.Chanel關閉紐約美妝概念店
在經營6年後,法國奢侈品牌Chanel關閉了位於紐約蘇豪區的獨立美妝概念店Atelier Beauté Chanel。該店於2019年首次開業,定位致力於香水探索和個性化美容服務的新概念空間。香奈兒表示將創新實踐融入現有的運營模式中,今後將一如既往地致力於提供卓越的服務,開拓新方式以滿足客戶需求。不過,2024年11月,香奈兒在巴黎16區開設了更高規格的La Maison de Beauté Chanel。今年1月,香奈兒宣佈在美國裁減70個職位。2023年,美洲市場貢獻了品牌20%的銷售額,歐洲市場佔比28%,亞太市場佔比52%。
點評:奢侈品玩虛的,實體店淪爲打卡道具,櫃姐比包更像展覽品
4. LV上調美國市場售價
法國奢侈品牌Louis Vuitton近日上調了部分產品在美售價。其中,採用Monogram塗層帆布製作的熱門款Neverfull GM手袋,目前在品牌美國官網的售價已升至2200美元,較上週上漲100美元,漲幅達4.8%。儘管LVMH集團並未單獨披露各品牌財務數據,但根據匯豐銀行估算,Louis Vuitton爲集團最大收入來源,約貢獻集團總收入的四分之一,同時佔集團利潤的一半以上。
點評:漲價能夠一直拉擡業績嗎?
5.傑尼亞收購Thom Browne失利
2025財年第一季度,傑尼亞集團Ermenegildo Zegna交出了一份疲軟的成績單,合併收入同比下降0.9%,有機收入下降1.2%。其中,Thom Browne品牌收入暴跌18.6%至6440萬歐元,成爲集團整體業績承壓的重要因素。2018年,傑尼亞集團以約5億美元的價格從Sandbridge Capital手中收購Thom Browne 85%的股份。自收購以來,傑尼亞集團曾寄望通過這一小衆設計師品牌,帶動集團年輕化和國際化的佈局,但Thom Browne業績大幅下滑,主要由於集團主動收縮批發渠道,轉向直營模式,且在亞洲市場尤其是大中華區,品牌知名度和市場接受度均未達到理想水平。
點評:買了個寂寞,奢侈品圈韭菜收割機翻車現場。
6.冠城鐘錶拋售崑崙表
4月30日,在香港上市的冠城鐘錶珠寶宣佈擬透過建設性協議出售其持有的瑞士奢侈手錶品牌Corum全部股權。該協議以管理層增量收購(MBO)的形式進行,由崑崙表銷售總監Haso Mehmedovic和一羣經驗豐富的瑞士投資者牽頭,他們現在領導着這家公司。Haso Mehmedovic將出任品牌新任首席執行官兼董事會主席。此次出售正值品牌銷售額下滑、財務虧損之際,2025年將是鞏固的一年,新領導層將致力於加強崑崙的旗艦系列併爲未來奠定基礎,計劃於2026年中期進行全球全面重新推出,並重新強調其核心特色和悠久傳統。崑崙表於1955年在瑞士拉紹德封創立,以大膽、先鋒的設計風格聞名。
點評:新的管理團隊接手,希望能帶領崑崙表重回巔峰。
7.萬豪3.55億吞下Citizen M
萬豪國際集團宣佈已達成協議收購精選服務領域獨特的創新生活方式品牌citizenM。通過此次收購,萬豪國際將在全球範圍內加速拓展精選服務及生活方式領域的住宿產品。據瞭解,交易完成後,萬豪國際將支付3.55億美元以收購citizenM品牌包括相關的知識產權。
目前,citizenM已在全球佈局36家酒店,8544間客房,分佈於美國、歐洲及亞太地區的20多個城市,包括紐約、倫敦、巴黎和羅馬等門戶城市。該品牌在建項目3家,預計於2026年年中開業,共計超600間客房。未來十年,該品牌有望在萬豪覆蓋的全球各地區實現顯著增長。若該交易於2025年內完成,萬豪國際預計2025全年客房淨增長率將接近5%。
點評:收購不息,巨頭競爭不止。
8.泡泡瑪特市值破2600億港元
4月29日,泡泡瑪特市值突破2600億港元。4月22日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後股價上漲,受業績推動、新品發售、海外熱度高漲及機構上調目標價等利好。LABUBU“前方高能”系列全球發售受追捧,推動The Monsters收入大漲,在集團營收佔比大幅提升。泡泡瑪特海外線下門店排長隊,官方應用在美國APP Store購物榜登頂。一季度海外銷售同比大漲近五倍,組織架構全面升級,多家機構看好其未來走勢。
點評:IP出海掀起全球潮流,潮玩生意突破想象。
9. 地素時尚業績持續低迷
近三年來,女裝Dazzle母公司地素時尚的業績表現起伏不定。2024年公司收入大跌16%至22.19億元,歸母淨利潤爲3.04億元,同比大跌38%,扣非歸母淨利潤爲2.51億元,同比暴跌45%。第四季度單季,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05億元,同比大跌24%,歸母淨利潤爲2452.08萬元,同比大幅下滑69%,扣非淨利潤爲6525.21萬元,同比下降40%。全年毛利率爲74.84%,同比上升0.38個百分點,淨利率爲13.68%,同比下降4.96個百分點。第四季度毛利率爲74.89%,同比上升1.23個百分點,環比上升1.33個百分點,淨利率爲4.05%,同比下降5.92個百分點,環比下降7.61個百分點。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大跌10.90%至4.79億,歸母淨利潤爲8260.31萬元,同比下降24.98%。
點評:都市麗人裝不下去了,品牌調性比庫存週轉率更卡脖子。
10. 伯希和赴港IPO騰訊持股10.7%
2025年4月28日,伯希和戶外運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計劃主板上市。該品牌成立於2012年,定位高性能戶外生活方式品牌。2025年3月騰訊完成3億元投資,IPO前持股10.70%,爲最大機構股東。2022 - 2024年,淨銷售額年複合增長率122.2%,營收年複合增長率115.86%,毛利率升至59.6%,經調整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232%,2024年零售額計算市場份額達5.2%。
點評:戶外圈的“拼多多”靠融資續命,馬化騰的錢包比帳篷更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