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線傳媒股價“過山車”背後:去年扣非後淨利暴降近四成,核心電影業務明顯承壓

證券之星 劉浩浩

上映期一再延長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票房仍在不斷創新高。而作爲其主投方的光線傳媒(300251.SZ)股價卻未能延續神話。相較今年年初,短短四個月左右光線傳媒的股價已經“腰斬”。

證券之星注意到,在光線傳媒股價“過山車”走勢背後,公司去年業績高度承壓,扣非後淨利潤同比暴跌近四成。公司核心主業電影業務“爆款依賴症”難解,在缺乏爆款支撐的情況下業績大幅下滑。此外,高額資產減值和投資損失也對公司業績造成沉重拖累。

股價大起大落如坐“過山車”

光線傳媒成立於1998年,2011年在創業板上市,是一家大型民營傳媒影視娛樂集團。公司業務版圖覆蓋電影、電視劇(網劇)、動漫、音樂、藝人經紀、產業投資等領域。

證券之星注意到,在2019年以前,光線傳媒也推出過不少電影佳作,但都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大爆款,公司營收雖每年持續增長,卻一直未能突破19億元大關。

直到2019年,由光線傳媒主投+獨家發行的《哪吒》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該影片一舉打破了當時國產電影票房紀錄,成功斬獲超50億元票房。光線傳媒業績也到達巔峰。當年實現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別高達28.29億元、9.476億元,營收規模創下迄今最高記錄。

此後幾年,由於疫情的關係光線傳媒業績持續低迷,直到2023年才迎來明顯復甦。2023年,光線傳媒營收同比暴增超一倍,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別達到15.46億元、4.178億元,但即便如此,與2019年業績高點時期仍相距甚遠。2024年,光線傳媒的業績頹勢依然未得到扭轉。

但在二級市場,從今年年後開始,短短四個月左右光線傳媒的股價卻上演了暴漲又暴跌的反常戲碼。

證券之星注意到,由於上市前幾年業績增長迅猛,光線傳媒在2011年8月上市初受到了投資者的熱烈追捧,股價在當月一度飆升到83.6元/股。但此後隨着熱度降溫,公司股價開啓了漫長下跌模式。2024年9月18日,公司股價更是創下6.43元/股的階段性新低。

不過從2025年2月起,隨着《哪吒》電影上映和票房大幅走高,光線傳媒的股價迎來了一波暴力拉昇。2月5日-14日,8個交易日內公司股價連續大漲,累計漲幅達到264.43%,最終報收34.73元/股。公司市值也達到近1020億元的歷史新高。

不過次交易日,光線傳媒股價卻驟然暴降14.6%。此後數日又連續下跌,累計跌幅超過30%。就在其股價有止跌跡象時,4月22日光線傳媒發佈了2024年年報和今年一季度財報,從次日起公司股價又轉入連綿下跌狀態。

截至6月4日收盤,光線傳媒股價報收17.84元/股,市值僅約520億元。短短四個月左右,市值相較2月14日高點時期縮水高達48.6%。

高額減值與投資損失吞噬利潤

證券之星注意到,在光線傳媒股價“過山車”走勢背後,其2024年業績情況不容樂觀。

財報顯示,2024年光線傳媒實現營收15.86億元,同比僅增長2.58%,相較上年同期104.74%的同比增速堪稱斷崖式下滑。實現扣非後淨利潤2.441億元,同比暴降37.09%,而上年同期增幅則高達149.29%。

光線傳媒2024年業績增長明顯乏力,而該年公司營收僅相當於2019年同期的56%,這讓市場對其未來業績前景深感擔憂。

今年一季度,受益於《哪吒》電影創造的票房奇蹟,光線傳媒收穫了上市以來單季度最佳業績。公司營收和扣非後淨利潤分別高達29.75億元、2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77.87%、380.71%。但由於其一季度業績高度依賴《哪吒》這部單一作品,幾乎不具備可持續性,因此在一季度財報公佈後其股價並未能扭轉下跌趨勢。

證券之星注意到,光線傳媒2024年業績不佳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其中高額的非主營業務損失對公司業績造成了沉重拖累。

據公司披露,2024年光線傳媒計提的各項減值損失合計高達1.176億元,是扣非後淨利潤的48.18%。其中,計提的信用減值損失和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損失分別高達8776萬元、2985萬元。

證券之星注意到,自2020年起光線傳媒的應收賬款規模就持續居於高位,儘管通過計提減值其2024年應收賬款減少至1.679億元,但今年一季度末重又暴增至8.021億元,減值壓力依然沉重。

此外,2024年光線傳媒投資虧損達到5810萬元,其中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損益高達-6233萬元,對公司利潤表現造成了嚴重衝擊。

在聯營企業中,來自上海華晟領飛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損失高達3784.8萬元,來自上海華晟領勢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損失爲2987.8萬元,來自浙江齊聚科技有限公司的損失爲1243.9萬元。

核心電影業務收入毛利率雙降

證券之星注意到,光線傳媒2024年主營業務也明顯承壓,作爲核心業務的電影及相關衍生業務業績更是同比大幅下滑。

2024年,光線傳媒主營業務主要包括電影及相關衍生業務、電視劇業務、經紀業務及其他,三大業務收入在公司營收中佔比分別爲71.2%、14.93%、13.88%。

電影業務方面,2024年光線傳媒參與投資、發行並計入報告期內票房的影片主要有《大雨》《第二十條》《掃黑·決不放棄》《瘋狂的外星人》(復映)等,但除了《第二十條》票房表現出色,其它電影票房反響平平。以上影片共實現總票房32.7億元,遠不及2023年同期84.6億元的總票房。

2024年光線傳媒電影及相關衍生業務實現營收11.29億元,同比下降12.22%,業務毛利率也同比下滑2.37%至38.65%,業務利潤同比大幅減少。

光線傳媒經紀及其他業務2024年同樣是營利雙降。該業務實現營收2.2億元,同比下降高達15.27%,業務毛利率則同比下降1.63%至32.66%。

電視劇業務方面,2024年光線傳媒聯合出品的電視劇/網劇主要有古裝探案網劇《大理寺少卿遊》、古裝輕喜劇《拂玉鞍》。該業務共實現營收2.367億元,相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但相較2019年同期仍略有不及。

2024年光線傳媒主營業務共實現營收15.86億元,同比增長2.58%,遠不及上年同期104.74%的同比增速。且由於毛利率同比下滑2.18%,主營業務貢獻利潤仍低於上年同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財報中光線傳媒披露,公司正進行極具戰略意義的第二次歷史性轉型,即從“高端內容提供商”轉變爲“IP的創造者和運營商”,旨在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多元的業務平臺。

如針對IP運營,在電影《哪吒》上映前,公司已前着手規劃、開發潮玩、手辦、卡牌等多元衍生品,試圖進一步挖掘IP價值,拓寬盈利渠道。

但從光線傳媒2024年的業績情況來看,該轉型戰略對公司未來業績增長究竟能起到多大幫助,尚需經受時間的檢驗。(本文首發證券之星,作者|劉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