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街道“邊角料”變“幸福泊位”
深圳新聞網2025年5月13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李鴻婷) 憑藉“黨建+公益+自治”多元共治模式,光明區光明街道白花社區盤活閒置地塊建成公益停車場,不僅有效緩解了停車矛盾,更爲基層治理創新提供了生動範例。
作爲常住人口達3.5萬且工業園密集的大型社區,白花社區曾因停車位極度緊張、斷頭路被“殭屍車”長期佔據,導致居民“一位難求”。爲解決這個問題,白花社區黨委牽頭成立了“停車治理專班”,聯合公益企業共建停車場。自2022年至今,已盤活兩處閒置地塊,新增了220個停車位。今年2月,因規劃調整,原停車場暫停使用,但社區黨委迅速行動,挖掘連麻山二路的新地塊資源,預計5月投入使用後可再增200餘個車位。
據介紹,爲實現公益車位的高效流轉,白花社區推出了“活力積分”機制:居民每月參與志願服務滿20小時,便可兌換免費停車資格,而對於長期佔用車位的行爲,則實施“黑名單”制度加以約束。這一機制開啓了居民自治的“新大門”,志願者總數突破1760人,累計服務時長超3萬小時。如今,“搶車位”現象逐漸演變爲“搶積分”,鄰里關係在共建共治中不斷升溫,社區也因這份互助與友愛而更加溫暖。
(深圳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