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西五行粄食節開跑!客家米食文化大解密
第2屆關西五行粄食節將於27日,在關西第一停車場旁展開。(邱立雅攝)
客家人素來以米食爲主,並稱作「粄」,等同於閩南人的「粿」,在各年節慶典會做粄招待親友或祭拜神明祖先。爲推廣在地粄食文化,關西魅力商圈預計於27日於關西第一停車場旁舉辦五行粄食節,透過五行色彩融入粄食,讓遊客更認識關西小鎮的故事。
關西鎮長陳光彩表示,關西小鎮是淳樸的客家莊,粄食至今還和鄉親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關西魅力商圈舉辦五行粄食節,一舉呈現客家米食文化與色彩碰撞,並結合金木水火土等五行的概念,製作出顏色繽紛水粄、紅粄、菜包到艾草粄、發糕等各式粄食,傳承客家粄食文化。
關西魅力商圈顧問盧文鈞表示,相較去年首屆粄食節,今年多了粄食押押樂、創意菜包DIY體驗。粄食押押樂將透過手作粄食,向民衆介紹模具使用方法、印刻花紋代表的祝福意涵,以及如何食用紅粄的多元方式。創意菜包DIY體驗則有別於傳統蘿蔔絲內餡,將傳統客家菜「打散重組」,將酸菜肉、紅糟肉、客家小炒包入粄皮,成爲創新口味菜包。
縣府產發處副處長姜禮仙指出,縣長楊文科重視地方產業發展,是非六都唯一補助商圈的縣市政府,這次粄食節在8月10日、17日結合在地農特產,規畫觀光遊程辦理行銷,推出2場次的粄食之旅體驗,讓活動持續加溫,帶動地方繁榮。
盧文鈞也透露粄食之旅將帶遊客走進關西市場,實地從文化層面瞭解各類粄食,包括粄食的種類、顏色、口味等,瞭解與分辨水粄、紅粄、艾草包、菜包、發粄等等的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