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效應 航空貨運湧搶艙潮 華航、長榮航等受惠
美國關稅生效在即,科技業搶出貨,航空貨運涌現搶艙大潮。聯合報系資料照
美國關稅生效在即,科技業搶出貨,航空貨運涌現搶艙大潮。航空業者透露,AI相關伺服器、半導體等業者爲了在8月1日關稅大限前搶抵美國,近兩週科技業不僅搶艙還搶包機,導致空運價格急漲一波,下週運價仍將續揚。
國內的物流業者分析,7月臺灣出口到美國的貨量搶手,其中,AI相關伺服器、半導體等需求支撐起半邊天,臺灣出口到北美的價格,每公斤約220元到250元區間,另外再加28元的燃油附加費用,推估下週需求熱絡,報價還會向上推升。運力最大的華航(2610)、長榮航等可望受惠。
航空貨運市場最新變化 圖/經濟日報提供
臺灣的關稅尚未公佈前,準備要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只要訂單確認近期都是趕着出貨,避免因關稅問題造成出貨上的難度,航空貨運7月開始不斷有急單出現,導致臺灣出口到美國的運價一直居高不下。
華航、長榮航指出,航空貨運市場僅大陸電商需求復甦緩慢,電子產品、高價生鮮產品等出貨已全面恢復,目前爲止,臺灣到北美的航空貨運需求量及價格都比去年更高。
美國的關稅政策,打破原來的航空物流供需模式,今年以來變動大,前一秒急單跑出來,下一秒交易突然陷入冷清,物流業者臺驊、中菲行、捷迅及臺灣空運,因此隨時待命協助客戶規劃最好的出貨模式;華航、長榮航貨機作業,隨着客戶7月以來需求量大,業務也滿載。
物流業者指出,隨着AI時代的來臨,原本AI需求相關的伺服器航空貨運訂單都相當強勁,今年以來,伺服器運送需求僅4月因美國突然宣佈對等關稅短時間受衝擊,5月開始就陸續出貨,6月出現急單開始爭取包機運送,7月包機啓動更多趟次,幾乎供不應求。
推估隨着各廠商陸續到美國投資設廠,貨運需求還會起飛。華航是國內擁有最大的航空貨運的業者,長榮航則是北美客運航班最多,兩家公司各有特色,有望因受惠國際物流出貨潮成爲大贏家。
隨着讓美國再次偉大政策,許多科技大廠陸續到美國投資,短期間內因美國半導體供應鏈尚未完整,亞洲到北美航空貨運市場將出現雙向火熱的榮景。
日前傳出臺積電亞利桑那廠生產的晶圓產品無法進行封裝,還是要運回臺灣進行續封裝,市場預估,在北美還沒有建立完整供應鏈前,原本較爲冷清的美國回亞洲的貨運市場,將轉變爲熱絡,也間接推升回程貨運價格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