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臺商前進德州 先行者英特磊看優缺點籲想清楚
從美國德州起家的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的磊晶廠商英特磊,董事長高永中(左)與來訪的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握手言歡。(外貿協會提供)
臺積電供應鏈之一的英特磊,其位在達拉斯廠房產線。(王玉樹攝)
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的磊晶廠商英特磊,美國新廠二期擴建近日將動工,預計2026年完工。面對美國總統川普要祭出半導體關稅,因爲早紮根美國,影響不大,但原物料需要從世界各地進口,還是要觀察變化。至於關稅帶起的臺商前進德州趨勢,他提醒當地人力成本高、相關進度會較慢,要做統籌考量。
英特磊早在1999年就從德州達拉斯起家,在當地已26年,等於也是美國企業,主要產品爲磷化銦、砷化鎵等微電子磊晶片,應用在最熱的光通訊、AI資料中心等。正要進行的美國新廠二期擴建,相關資本支出有部分來自美國聯邦晶片法案及德州晶片法案補助。
受到美國關稅拉高衝擊,許多臺商已規劃或實際赴德州設廠,英特磊董事長高永中提出建議,要講德州優點,首先是沒有規定要有成立工會,當然這不代表臺灣老闆對員工那套可行。第二是不課徵企業所得稅,收入部分免稅。第三是北德州有非常好的機場,尤其長榮現在又要直飛達拉斯,第四是北德州有非常強的高科技背景。
但臺商如想移動到德州,高強調雖然有上述優點,但還是要注意這邊人力成本高很多,進度也會比較慢,要列入統籌考慮。如真想去,他建議,首先公司要有美國想要的東西,要找毛利率高的產品。另外就是要了解這個市場變化,例如無人機對市場就帶來很大的改變。
經濟部長郭智輝推動到德州設產業聚落,高永中認爲是有機會,但這牽涉到跟客戶之間互動,還是真的要看市場。
川普祭出半導體關稅100%,要營造美國在地化生產壓力,高永中說,英特磊本來就是當地設廠,影響還好,但其原材料還是要從世界各地收購進口,目前半導體稅率還在討論中,所以還是有可能有很大的變化。
他認爲,如果你做的東西是美國國防需要的,川普會想辦法讓它免稅。供應鏈上,受美中關係影響,英特磊有少量金屬原料須從大陸進口,因做美國國防生意被列爲管制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