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逢交屋潮 房市也要被斷頭了嗎?得留意資金問題

房市示意圖。記者遊智文攝影

建商海量交屋潮來了,但是今年房市危機重重,除了受到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影響外,市場仍有房貸難貸的問題,加上川普關稅戰讓資金緊縮,恐引發部分可能被斷頭的問題,未來交屋者該如何因應?

據591新建案統計,受建商積極推案影響,全臺新案屢屢爆量,今年預計完工量達10.5萬戶,儘管相較內政部去年統計的13.8萬戶高峰有所下滑,但這已是連續五年完工量突破10萬戶,供給水準仍處於高檔。

過去三年房市熱絡

過去三年房市交易相當熱絡,尤其預售市場主打低首付優勢,吸引不少小資族、首購族進場買房,隨着建案陸續完工,先前的已購客即將交屋,然而房市買氣降溫、全球經濟震盪,市場風險大增,先前「硬着頭皮」的預售屋買方,若在交屋前遭遇資金斷鏈的危機,該怎麼辦?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指出,此情況常見於買方原本預期可透過房貸支付尾款,但因股市波動或其他突發經濟因素,例如限貸、銀行滿水位等等,導致財務狀況惡化,或是貸款金額不如預期,最終無法如期交屋。

在此情況下,買方已繳納的頭期款與工程款,依據合約條款,可能會被建商視爲違約金而沒收,惟若產權尚未過戶至買方名下,房屋仍屬於建商所有,因此不會進入法拍程序,但若已過戶且貸款斷供,則可能面臨法拍的風險。

那面對此類資金困境,又該如何解決?賴志昶建議,買方可考慮尋求親友協助或申請其他貸款方式,例如信貸、建商貸款等方式,以彌補資金缺口,完成交屋程序。此外,亦可與建商協商延後交屋或付款期限,或示弱爲早期入手的預售屋,則可尋找其他買家轉售,以減少損失,總而言之,在當前房市環境下,買方應審慎評估自身財務狀況,避免因資金安排不當而導致違約風險。

由於房市震盪,且風險大增,購屋族若要預防未來的窘況,必須要格外注意資金問題,也要謹慎挑選建商品牌與地段。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陳炳辰指出,購屋族得在資金準備上得更充足,也尋找大型建商,可能在與銀行之間的往來會有較多空間,或是提供建商貸款,也要注意自己與銀行之間的信用狀況,且也不要購置風險較大的區域,更勿開太大的槓桿,要衡量區域未來發展,以穩健的已發展區域爲主

若是現況已遇危機,陳炳辰表示,可與建商討論有無更多的銀行往來選擇,或是能否建商貸款,最差的情況若要解約也協調是否在賠償金額上有空間,已爲成屋交易也可與建商討論有無適合買家的可能。

至於市場會不會引發斷頭潮危機,陳炳辰表示,若問題延燒,當然可能面臨房市重大危機,甚至影響金融經濟,畢竟多數民衆購屋都與銀行往來,且也將讓房價崩盤,除了經濟面,還可能影響到社會動盪,相當危險,等同甚至更甚股市崩盤,也得提前觀察法拍量是否有增加的狀況,提前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