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休戰再延90天 美媒:川普意識到自己沒占上風
「中美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聯合聲明」12日發佈,中美繼續暫停實施24%關稅90天。圖爲貨輪在青島港前灣集裝箱碼頭裝卸集裝箱。(新華社)
美中雙方發佈即起90天內暫停實施24%的對等關稅,將互徵關稅的截止日期延到11月10日,這一決定受到美國商界歡迎。美聯社稱援引分析人士表示,中國用關稅、稀土管控等措施測試川普政策的極限,讓美國「意識到自己沒有佔據上風」;而中國官媒環球時報更稱「90天窗口期廣受歡迎」,有助全球市場主體回到可規畫的正常軌道。
觀察者網引述美聯社報導,自川普上任以來,他幾乎對所有國家加徵高關稅,顛覆全球貿易體系。歐盟、日本等其他美國貿易伙伴在他的施壓下接受了不對等的協議,例如對日、歐進口商品徵收的15%關稅。然而,中國用「自己的棍子」關稅反制、稀土出口管控等舉措,讓美國看清了現實。
「美國已經意識到自己沒有佔據上風。」美國阿諾-波特律師事務所(Arnold & Porter)高級法律顧問、曾經擔任負責中國事務的美國助理貿易代表雷明(Claire Reade)說。
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中美關係高級研究員阿里·懷恩(Ali Wyne)分析稱,川普政府高估了關稅迫使中國做出經濟讓步的能力,這不僅凸顯出美國單邊施壓的侷限性,還讓中國有理由相信,中國可以用稀土管控在後續談判中保持上風,如今「美國政府尋求貿易緩和,正是其先前傲慢政策的自我反噬」。
懷恩表示,近期中美談判展現出「兩國相互依存的不對稱性」,「短期內,中國圍繞美國晶片限制進行的創新,可能遠比美國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更容易」。
環球時報社評指出,國際市場對中美暫停關稅反應積極,亞太股市及原油期貨價格均應聲上漲。它表明,中美正以平等務實的態度和建設性方式管控分歧、拓展合作,進一步穩定中美經貿關係。這符合國際社會期待,也順應時代發展潮流。
社評稱,中國對美出口已連續4個月下降,但中美經貿會談起到的積極作用也已經顯現,雙邊貿易同比降幅在6月明顯收窄。不過,「90天窗口期」稍縱即逝,市場觀望情緒仍重,中美當務之急是維護好來之不易的磋商成果,不僅要在數字上止損,更要排除各種干擾甚至破壞,繼續秉持平等態度,尊重各自關切,爭取雙贏結果。
中美關稅休戰期12日屆滿之際,中美雙方同意再次延後。圖爲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左)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