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暫緩期爲何再延90天?特朗普,紙老虎!

06:23

中美新一輪經貿會談,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

最大的成果,大家也看到了,就是“繼續推動已暫停的美方對等關稅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簡單來講,就是不出意外的話,關稅暫緩期再延90天。那爲什麼再延 90 天?

這個預料之中的結果,其實說明了一件事兒:特朗普,“紙老虎”!他所謂的“極限施壓”, 就是一場色厲內荏的表演。爲什麼這麼判斷?我們今天就來分析一下。

特朗普,“紙老虎”!

這個判斷,首先就是橫向對比出來的。

在和中方會談之前,美國最近和日本、歐盟還有其他國家,達成了一系列的貿易協議。而觀察這些協議,會發現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一邊倒”,全是美國獲益。

比如說日本,要向美國支付15%的對等關稅,開放汽車,大米等市場,還要對美投資5500億美元,而美國將獲得其中90%的利潤,這讓特朗普非常滿意。

菲律賓的馬科斯,是專門去了一趟白宮“討好”特朗普,但談了個“對美零關稅,美對菲徵收19%關稅”的成果。不得不說,馬科斯的談判水平很高,把關稅越談越高,從17%談到了19%。

歐盟籤的也是“不平等條約”, 輸美商品15%的關稅,另外附加7500億能源訂單和6000億的對美投資。

這樣的協議,算是協議嗎?倒不如說是,給美國“進貢清單”。換句話說,如果美國佔不到大便宜,那這些協議就不會簽署。

對中國,美國當然也想“如法炮製”,但從會談前後的種種細節來看:美國,沒成功。

我看了一下會後,外媒第一時間的一些輿論風向。

CNN:特朗普的貿易戰勝利受到圍攻,與中國的交易很難捉摸。

福克斯新聞:中國很難對付,而且他們有槓桿。

《巴倫週刊》:特朗普的貿易勝利可能是空洞的,市場要小心與中國的談判。

的確,美國想達成一個不公平條約,讓中國像日歐那樣“進貢”,完全是癡心妄想。

其實,對比中美和美歐、美日的談判結果,我們不難發現,特朗普的交易本性就是誰弱就割誰。如果從強大的對手身上拿不到什麼好處,那就從盟友下手,靠壓榨盟友來尋求補償。而這樣的霸權手段,說到底就是紙老虎:碰到實力強的就無措,拿捏“軟柿子”就下狠手。

施壓中國,爲什麼不奏效?

會談之前,美方表現出一種又施壓又緩和的矛盾態度。

美方兩位部長先後接受採訪並放風說,希望利用會談,迫使中國減少甚至停止從俄伊採購能源,並要求中國要讓出TikTok的控制權。

從談判策略來講,會前密集釋放信號,本質上是想通過“議題捆綁”和“極限施壓”的方式增加談判籌碼。

但另一方面,特朗普最近的調門出現了明顯的變化。他不再絮絮叨叨“對華貿易逆差”了,反而表示將要訪華,和中國關係很好。

此外,美方近期還採取了一系列較爲緩和的舉措,取消了對中國芯片設計軟件(EDA)的出口限制,並允許英偉達恢復向中國出口H20芯片。

對於美國的矛盾態度,我總結了一下: 就是沒死心,內心還是很想打壓中國,但經過這半年的“掙扎”,實在是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

其原因呢,也不復雜。

第一, 中國手裡,確實有牌可打!美國稀土供應鏈存在致命短板: 80%左右的稀土依賴從中國進口。只要中國這邊“緊一緊”,就能讓美國的軍工、新能源、芯片等等行業嚐嚐斷供的滋味。從這三輪的經貿會談來看,稀土問題,始終是美國非常在意的一點。過去,我們一直慎之又慎,從不主動打這些牌。但美國現在應該明白了,中國手裡有牌,必要時會出牌。

第二, 施壓效果有限,中國經濟的韌性足。7月15日,,中國經濟“半年報”公佈,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3%,在外部環境極不穩定的的情況下,出口依然增長了7.2%,表現超出預期。由此可見,中國經濟的抗壓性強,出口多元化的策略效果明顯。

反觀美國,特朗普近期頻頻向鮑威爾施壓降息,他心裡很清楚,美國經濟扛不住與中國關稅戰的進一步升級。在此背景下,美方的策略從“極限施壓”轉向了“無奈延期”。對特朗普而言,如果不能快速達成協議,那至少不能談崩,要讓事情看起來符合他的“贏學”敘事,彰顯其貿易政策的“成功”。

這就像紙老虎遇到真正的硬骨頭,看似張牙舞爪,實際虛張聲勢,美國承受不起和中國談崩的後果,爲避免陷入僵局,再延 90 天 。

最後,我想再談三點感想。

第一, 實力是根本底氣。當你有牌可打的時候,對方的恐嚇不過是紙老虎,看似兇猛卻不堪一擊;可當你沒牌的時候,美國就會毫不猶豫地肆意欺壓。總而言之一句話,實力,纔是應對不確定性的最好盾牌。

第二, 談判基礎要明確。在會談之前,中國就劃定了一個談判的基礎,三個詞兒:“平等、尊重、互惠”, 如果脫離這個基礎,那不可能達成有意義的協議。中方依然願意和美方坐下來對話協商,但必須在堅守原則的前提下推進。

第三, 部分國家真的需要審時度勢。我在上期視頻裡也說過,那些美國的盟友們,困在一個不斷損害自身利益和價值的聯盟裡,究竟圖什麼呢?當下局勢的變動,正是他們重新審視自身立場的契機。

看看新聞記者: 章一葉

編輯: 樓崇星

責編: 章一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