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效應 美個人所得、支出雙減

美國五月個人所得及支出雙雙萎縮,關稅對經濟壓力浮現。圖爲一名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法新社)

美國五月個人消費支出(PCE)萎縮,個人所得更大幅減少,通膨僅溫和上升,顯示關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開始顯現,尚未衝擊通膨。聯準會(Fed)已更有降息的條件,但仍將繼續觀望後續經濟數據的動向。

五月整體PCE平減指數比四月上升百分之○點一,符合預估,也與四月升幅相同;核心PCE平減指數比四月上升百分之○點二,高於預估及四月時的百分之○點一升幅。兩項平減指數升幅雖然略微擴大,但仍顯示通膨壓力仍然有限。

比較值得擔憂的是個人消費支出比四月減少百分之○點一,比經濟學者預估增加百分之○點一,以及四月時的百分之○點二增幅都更遜色,也是今年來最大減幅;扣除通膨後的實質個人消費支出更比四月減少百分之○點三,比預估持平,以及四月時增加百分之○點一都差。

個人所得減少百分之○點四,比預估增加百分之○點三,及四月時的百分之○點七增幅明顯弱化,也是二○二一年來最大減幅,原因可能是因爲就業市場動能減弱,以及社會福利所得減少,因而拖累消費支出,所幸工資仍增加百分之○點四。

經濟學者指出,通膨壓力雖輕,但預料未來幾個月將會加重,因爲企業將會逐漸把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但消費支出若持續走軟,也將壓制企業的漲價能力。聯準會將再觀察六月就業報告及消費者物價指數動向,再決定降息時機。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認爲,目前溫和通膨意味着聯準會早該開始降息,但在聯準會內部,這項主張未獲得廣泛支持,目前只有兩位決策官員接受七月降息的可能性,其他官員明顯然仍不認同。

波士頓聯準銀行總裁柯林絲(Susan Collins)二十六日接受彭博新聞採訪時表示,「從現在到七月的會議,我們只會再有一個月的數據」,「我預計自己會要看到更多資訊(再做決定)」。

舊金山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戴利(Mary Daly)也對彭博電視臺說:「我過去一段時間的主要看法一直是,到了秋季我們會有空間來調整利率,而我至今仍未改變這個看法。」

經濟學家和聯準會決策官員普遍預期,由於企業將更高的進口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今年通膨可能進一步上升。聯準會主席鮑爾說,聯準會需等到六、七月的通膨數據出來後,才能更加確認。

芝加哥聯準銀行總裁古斯比(Austan Goolsbee)則長期一直主張,利率最終需大幅低於目前水準,因此他一向被視爲立場較偏鴿派。他週四說:「我希望我們不會看到通膨上升」,「但我們需要幾個月的明確數據,纔有辦法確認關稅是否真的沒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