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效應 3廠商200人放無薪假

最新無薪假統計,目前共131家、2,266人實施。聯合報系資料照

勞動部昨公佈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最新數據,本期實施一三一家、二二六六人,較上期增加廿一家、五八四人,也是三月以來的相對高點,其中有三家廠商表達因美國對等關稅才實施減班、影響約兩百人左右。勞動部官員表示,關稅效應尚未明顯發酵,將持續觀察。

勞動基金運用局昨也公佈勞動基金最新績效,指儘管美國四月二日才宣佈以國家爲基礎課徵對等關稅,但三月因關稅貿易戰議題延燒,金融市場恐慌情緒蔓延,打壓風險性資產表現,造成三月單月虧損一七一六億元,整體勞動基金截至今年三月底止,規模爲七兆二三五八億元。

勞動部條平司專委侯鬆延說,本期增加的廿一家實施無薪假的事業單位,多爲製造業、批發零售業。光是製造業就有一九一九人,較前期增加五五八人,實施理由多半都是訂單減少。

侯鬆延表示,有三家廠商表達是因爲美國關稅政策才通報實施無薪假,分別是車牀銑牀廠商、開關插座製造、汽車零組件及五金工具製造廠商等。

侯鬆延說,據地方政府瞭解狀況,因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高,本期實施減班休息的事業單位,都還是個別廠商營運狀況所致。相較去年同期,反而減少一八三家、三九三八人,創二○二○年無薪假統計數據同期最低。

賴清德總統表示,因應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政府要投入四一○○億元來支持產業發展、安定就業市場;相信企業愈穩定,勞工的工作愈穩定,政府一定做全體產業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