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談判轉折關鍵周 黃仁勳造勢AI股衝浪再起
5月17日(週六)晚間7點首播的工商時報【市場觀測站】PODCAST節目,來賓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啓超指出,AI基本上是股市中評價最高的產業類股,因爲未來三、五年,至及十年,都是成長率最高的一個產業;在市場因對等關稅導致不確定性升高的現在,更應該瞭解,全球GDP要撐住、經濟成長動能要出來,事實上要靠的更是AI技術和它的應用,AI黃金年代的到來,現在纔開始而已。
林啓超對AI的看法,等同解釋了他對於美股在4月初因川普關稅發生重挫的情況,「是一種風險衝擊的反射作爲」,美股以科技創新、工業產業爲核心的結構並沒有改變,因此AI技術透過大數據、算力應用到各領域也必然持續。但是,他強調,川普政府已對全世界課徵10 %一般關稅,後續各貿易國與美國談判的對等關稅,例如此次中美關稅談判協議,美國同意將對中國商品的關稅自145%降至30%,代表中國產品輸美關稅將在90天內是「10%+30%」。所有海外輸美產品無論過去有多少的關稅,現在都要加上10%關稅的成本,「這就是結構性改變!」
4月美國金融市場爆開美元、美股、美債「三殺」,明顯看到「美元霸權信用」、「美國無風險資產」等受到挑戰,林啓超認爲,市場上的各項說法或傳聞,「3分真,7分假」,最真的是美元爲全球最主要的貿易、交易貨幣,美元計價的金融商品仍佔市場的最主流,一旦大家都把全部資金從美元退出,配置好其它的風險分散資產之後,其餘的資金要放哪裡?「難不成放火星?」
「我們要了解整個市場發生什麼事,但最後的決定,自己頭腦還是要清楚!」,林啓超給了工商時報讀者、市場觀測站的觀衆、聽衆,最誠心的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