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抗到對話:中美貿易現轉機,關稅談判迎來關鍵時刻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週二(7月22日),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他可能會在下週與中國政府官員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會面時,商討延長即將到來的對華貿易最後期限。

今年5月中旬,中美雙方達成協議,同意在繼續進行貿易談判期間,暫停大部分高額關稅90天。該暫停措施原定於8月12日到期。

但貝森特在接受福克斯商業頻道採訪時表示:“我們將在週一和週二在斯德哥爾摩的會談中商討可能的延期。”

他說:“我認爲目前中美貿易關係處於一個非常良好的狀態。”

瑞典首相烏爾夫·克里斯特鬆(Ulf Kristersson)隨後在週二上午證實,瑞典將主辦最新一輪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談判。

克里斯特鬆在X平臺上發文稱:“兩國願意在瑞典會面以尋求互相理解,這是積極的信號。”

他還表示:“這次會談主要聚焦於美中關係,但對全球貿易和經濟也具有重要意義。在複雜的全球環境中,維護基於規則的國際貿易秩序以及瑞典的經濟利益,是瑞典政府的首要任務之一。”

貝森特在福克斯商業頻道中表示,他希望本次會談也能涵蓋其他可能達成共識的領域,包括促使中國放緩當前的“製造業過剩”趨勢,並將重心轉向建設消費型經濟。

美方還希望討論中國“購買受制裁的俄羅斯和伊朗石油,以及他們在幫助俄羅斯持續入侵烏克蘭方面所採取的行動”。

“所以我認爲我們實際上已經進入與中國關係的一個新階段,這個階段非常具有建設性,”他說。“現在貿易關係已經穩定在一個良好的水平,我們將能完成很多事務。”

這一積極跡象是在此前多輪會談基礎上達成的。在那些會談中,美中雙方都放鬆了幾乎達到禁運水平的高額關稅,這些關稅曾威脅到兩個全球主要貿易伙伴的關係。

今年4月,特朗普將中國商品的關稅上調至實際145%的統一稅率,中國成爲新一屆美國政府在重塑全球貿易格局中的主要目標,該政府通過施加進口關稅打壓經濟夥伴。

中國則以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徵125%關稅作爲迴應。

在5月於瑞士日內瓦舉行的初步談判中,雙方同意各自將關稅降低115%。

隨後在6月底於倫敦舉行的會議中,美國與中國的貿易官員重申了這一初步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