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談判變數大!主動式ETF擁3優點 力抗臺股動盪盤勢
▲臺股示意圖。(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巫彩蓮/臺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回鍋執政在上週已超過百日,但關稅政策依然未見明確方向,川普任期還有近四年,臺股波動加劇可能爲常態,散戶恐怕很難應對,5月將募集2檔都是臺股主動式ETF,主動式臺股ETF的優勢在於,投資組合可隨時因應市況進行動態調整,也兼享交易便利、持股透明度高等三大優點,在現階段關稅政策搖擺不定、資金輪動快速的環境下,適合做爲投資人蔘與臺股市場的投資工具。
觀察近年臺股表現,大型股因爲有獲利撐腰,加上研發能力較強,在多頭行情中漲幅通常能領先,下跌時也能有效緩跌,穩定投資組合表現,據Bloomberg、CMoney統計臺股市值300大企業近年表現,以2018年爲例,受美中貿易戰與全球升息壓力影響,臺股加權指數當年跌8.6%,市值300大企業跌幅僅4.54%,抗跌能力突出。
到了2019年至2021年,受惠美國降息、資金寬鬆等利多,大型股更是強勢領漲,年度漲幅分別爲30.86%、33.97%、45.38%,皆優於加權指數同期表現,展現高度成長動能。
統一投信指出,就算面對2022年烏俄戰爭引爆通膨與暴力升息,造成臺股出現空頭修正,市值300大企業的跌幅(-14.56%)也明顯小於加權指數(-22.40%),再次驗證大型股的下檔防禦力。而2023、2024年,在AI及新科技浪潮帶動下,大型企業具備高研發力與創新引擎,更能深入關鍵技術開發與應用,反映到股價報酬率分別達46.25%與26.98%,持續穩健推升資本利得。
主動羣益臺灣強棒(00982A)經理人陳沅易表示,隨着市場持續消化關稅衝擊,五月又迎股東會旺季,有望爲行情帶來支撐,正是投資人可主動投資、把握臺股後續行情的契機。基於全球AI趨勢不變,臺灣仍扮演關鍵供應鏈角色,故電子族羣中包括先進製程、IC設計、CCL、PCB、AI伺服器等可留意,非電族羣則以運動休閒、生技(新藥與CDMO)、行動支付領先業者等族羣可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