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震盪幅度大 主動式ETF掌握類股輪動

▲臺股示意圖。(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巫彩蓮/臺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掀起的全球關稅戰不僅令國際貿易局勢面臨重塑,連帶股市也受到牽連而震盪回檔,今年來臺股表現波動劇烈,在各方消息紊亂下,投資上也更需主動靈活應變。市場法人表示,今年來看,以市值角度劃分,大型股拉回的幅度較中型股與小型股還大一些,不過時間拉長來看,過往臺股在不同的景氣循環與市場風格變化下,也多呈現大、中、小型股輪動表現的樣貌,這也意味着,採取主動式投資,更能依據市場變化來挑選合適、具成長潛力的標的,建議投資人可適度在投資組合中加入臺股主動式ETF,靈活掌握大型股與中小型股的輪動機會。

主動羣益臺灣強棒(00982A)經理人陳沅易表示,在經濟循環不同階段下,大型股與中小型股對於景氣反應不同,表現也因而呈現出差異。回顧臺股歷年表現,依市值將各股分羣,可發現大型股、中小型股之間績效互有領先,以2024年來看,大型股表現明顯領先,指數漲幅爲45.4%,不過時間點再往前回推至2023年,當年則又以中型股漲47.3%最爲突出,因此,在市場風格轉換、類股輪動的環境下,透過主動式投資,或以主動式ETF來介入,更有望隨市況彈性調整部位、挑選合適的標的,進而抓住臺股各市值股票的輪漲趨勢。

陳沅易進一步指出,展望臺股後市,關稅戰的紛擾仍在,股市波動難免,但相對低點或已確立,基於臺股投資題材多元,建議可主動趁勢逢低分批佈局長線前景看好的潛力股。產業選擇上,電子股中包括先進製程、IC設計(PMIC、Edge AI)、CCL、PCB、ABF、低軌衛星關鍵零組件、AI伺服器等可留意,非電族羣則可關注運動休閒、生技(新藥與CDMO)、行動支付領先業者等族羣可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