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若超過25%…學者:匯率恐需貶到35元 才能助產業降低衝擊

中經院中國經濟研究所所長劉孟俊表示,根據分析模型,如果最後臺美關稅談到25%以上,新臺幣需要貶值到35元才能幫助出口商降低衝擊。圖/本報系資料照片【作者:林宸誼,日期:2024-07-19,數位典藏序號:20240719115736220】

川普的「關稅情書」呼之欲出,匯率如何變動因應也受矚目,中華經濟研究院中國經濟研究所所長劉孟俊今日表示,根據分析模型,如果最後臺美關稅談到25%以上,新臺幣需要貶值到35元才能幫助出口商降低衝擊。

立法院今(17)日舉辦「臺美政府對等關稅協商我國政府因應對策」公聽會,針對如何利用匯率幫助出口商應對關稅壓力,劉孟俊指出,如果最後政府談到10到15%的關稅,目前30元左右的匯率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最終關稅是15%甚至20%,匯率需要貶值到31-35元之間;最極端情況下,若臺灣也被川普課25%甚至以上的稅率, 新臺幣恐怕要貶到35元,出口商才能度過這場危機。

此外,針對協助出口商減壓,劉孟俊提出,因爲美元貶值影響出口商利潤,除了提供補貼,政府可以允許出口商用美元繳稅,或是在外勞薪資上,採取美元支付的方式,這樣都可以減輕匯率造成的影響。

政府作爲上,劉孟俊進一步表示,短期政策聚焦於協助企業「業態轉型」,如透過轉投資、異地設廠、調整產品組合等方式,降低出口市場集中度並強化接單彈性,進而因應區域風險擴大所帶來的衝擊。

中期策略則着眼於擴大國際合作與產業升級。長期目標還是必須透過強化自身產業體質,逐步擺脫外部市場依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