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盲盒沙盤推演 彈升集中AI鏈 低股價淨值比傳產股補漲
AI示意圖。(路透)
川普政府的第二次關稅延展期限即將到來,臺灣仍尚未收到美方通知任何具體稅率,加上第二季新臺幣升值對財報的衝擊,依舊是短期內影響指數能否創高的最大不確定因素。本週四出刊的《先探投資週刊》2362期就來幫大家探討當對等關稅的盲盒被打開,對於實際的操作到底該怎麼去應對。
開盲盒的樂趣主要來自於拆盒時未知的驚喜,以及之後交換與收集的滿足,然而對等關稅的盲盒基本上應該只有驚嚇,且基本上幾乎等同於美國總統川普的自由心證,就像是四月初首次揭曉時的粗糙數字,不過凡事第一次會怕、第二次會痛,之後就慢慢習慣了,至八月一日的二度展延期限已剩不到一週,政治面的貿易談判依舊如火如荼,猜測的數字因立場而大不相同,金融市場則延續着TACO交易。
日本對等關稅降至十五%
日本參議院選舉結果出爐,執政聯盟無法維持過半,政府當局將面臨重大危機,就在此刻,川普宣佈美日雙方完成貿易協定,日本對等關稅將由二五%降至十五%,條件是向美國投資五五○○億美元,且美方可獲得其中九○%的利潤,另開放汽車、卡車、稻米及其他特定農產品,其中最受矚目的日本汽車關稅,同樣也是課徵十五%。
在此之前,亞洲取得相對較低關稅的是從四六%降至二○%的越南,以及三二%降至十九%的印尼。越南、印尼與美國簽訂新貿易協定內容的第一個共通點,若試圖透過「轉運」出口至美國,用以達到「洗產地」或獲取相對較低的稅率,則將會遭到課徵四○%、五五%的高關稅,雖未直接點名,但明顯衝着中國而來;第二個共通點則是美國商品進入越南與印尼市場,皆將會是零關稅。
東協國家擁有龐大的人口紅利,被視爲繼中國之後的世界工廠與消費市場,全面性的開放態度,讓川普龍心大悅。不過越南與印尼有個較大的不同點,越南政府對外表示,當初協商是十一%,二○%是川普單方面提出,而越南政府並未同意,印尼政府則表示,目前十九%爲東南亞最低,爲產品進入美國市場提供競爭力,且出口導向的勞力密集型產業,將有望增加就業機會,體感上似乎滿意取得當前的勝利。
回頭看到臺灣,就算臺積電總裁魏哲家已在白宮表示,將會加碼投資美國至少一○○○億美元,然而臺灣第一次的對等關稅稅率仍高達三二%,且至今尚未有新的正式通知。對比日本、越南、印尼與菲律賓的對等關稅,加上川普已經針對鋁、銅、汽車與多次提及的藥品,將徵收高關稅,上述相關與延伸的產業,遭受重大沖擊恐難以避免,尤其是部分位於震央的傳統產業,不過相信臺灣政府積極與美方溝通,對等關稅或有機會降至十九~二五%之間,甚至比照日本的十五%。
本文完整報導、發燒個股動態,以及更多第一手臺股投資訊息,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3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