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海嘯又來!投資人採何種策略 專家曝1招擋股市巨震
MSCI亞太區研究部主管Oleg Ruban指出,傳統依資產類別分工管理的模式,已無法滿足當今高度關聯的風險與報酬驅動因素。當各投資部位被孤立看待,投資人往往低估資產之間的交互影響,TPA的價值正在於從整體觀點審視每個決策對風險與回報的影響。
「TPA策略」不僅在北美與澳洲大型退休基金中漸成主流,亞太地區機構投資者也紛紛展開調整。但Ruban坦言,推動TPA需面對組織文化、績效衡量指標與治理結構的轉型挑戰。
論壇中,多位與會者指出,私募市場的興起與氣候轉型亦是推動TPA的重要背景。MSCI預估,到2030年,全球每6美元可投資資產中,將有1美元配置於私募市場。MSCI亞州私募資產業務主管黃詩淋表示,私募股權、私募信貸和基礎設施投資成爲分散風險與提高收益的關鍵。然而,私募市場流動性管理與資訊透明度仍需克服。
另MSCI永續與氣候投資解決方案研究主管Guido Giese指出,亞太投資者已從「紙上減碳」轉向推動實體經濟減排並日益重視企業的轉型能力與盈餘韌性。
MSCI北亞區業務主管寺澤亮也表示,人工智慧、氣候變遷與宏觀波動不是未來式,而是此時此刻正在深刻影響投資決策的現實挑戰。亞太機構投資者展現出強烈的前瞻性與適應力,積極將這些因素融入投資組合。
此外在論壇期間現場即時調查顯示,逾五成與會者認爲,未來5年人工智慧帶來的最大影響將是提升營運效率,其次是加強風險預測與投組建構能力,誰能適應變化,誰就能創造超額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