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風波再起日韓被課徵25% 法人:臺股短線波動加劇

臺股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川普政府陸續向各國發出信函,通知最新對等關稅稅率,其中日本、韓國商品將被徵收25%關稅,7日美股4大指數全面收黑,法人認爲,本週各國關稅將密集公佈,市場風波難免,臺股短線波動加劇,但長線有望持續受惠AI成長趨勢。

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將於9日屆滿,期限確定延長至8月1日。

另方面,川普7日在社羣媒體發佈寫給日本、韓國領導人的信函,內容指出,美國將對日本和韓國的進口商品課徵25%關稅,並且揚言對支持金磚國家反美政策的國家,徵收10%額外關稅。

關稅風波再起,引發市場對於不確定性的擔憂,7日美股4大指數全面收黑。道瓊工業指數下跌422.17點或0.94%,收在44406.36點。標普500指數下跌49.37點或0.79%,收6229.98點。

以科技股爲主的那斯達克指數挫跌188.58點或0.92%,收20412.52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105.92點或1.88%,收5541.2點。

個股方面,特斯拉(Tesla)大跌21.41美元或6.79%,收293.94美元;輝達(NVIDIA)下跌1.1美元或0.69%,收在158.24美元;臺積電ADR跌5.63美元或2.4%,收229.17美元。

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分析,「關稅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美國總統川普發動關稅戰實爲談判籌碼,目的在於爭取全球更多企業赴美投資與製造業迴流。然而美國以服務業爲主,製造業迴流面臨彈性與分工2大挑戰,加上勞動文化不利於高效率生產,即便非成本問題,良率也難維持。

張錫認爲,全球資本市場已明顯轉向AI產業,沒有AI的市場漲不動。觀察美國4大CSP(雲端服務供應商)今年原已規劃千億美元資本支出,近期更進一步加碼,加速推進從雲端到終端的發展。臺灣擁有半導體優勢,整體科技供應鏈亦在AI、終端應用等領域扮演關鍵角色,將是主要受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