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衝擊…傳產無薪假人數聚焦 外界關注減班休息情況

美國祭出對等關稅,臺灣暫時性稅率爲原稅率再疊加20%,外界關注勞動市場受衝擊情況。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美國祭出對等關稅,臺灣暫時性稅率爲原稅率再疊加20%,外界關注勞動市場受衝擊情況。

勞動部明(1)日將公佈最新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統計,傳統產業實施無薪假情況是否加劇,將是關注焦點。

勞動部統計至8月18日止,實施無薪假公司共191家、3,934人;多數集中在製造業,共146家制造業、3,590人減班休息,製造業無薪假人數是今年來新高。

製造業最新無薪假概況

勞動部先前曾評估,約有4.2萬勞工受到美國關稅海嘯衝擊,情況包含無薪假、失業、減薪等。目前單獨計算受美國關稅政策衝擊而放無薪假者,統計至18日,有73家、2,388人因美國關稅而減班休息,較前次統計增加七家、大增653人,人數超過2,000人大關。

勞動部官員表示,實施無薪假多以製造業爲主,其中最多集中在金屬機電工業,主因該期通報案件當中,首次通報人數較多。美國關稅實施以後,對於各行各業多少都有衝擊。

觀察製造業實施無薪假情形,18日統計結果,金屬機電工業共120家、3,290人實施減班休息,佔整體製造業無薪假的九成一。

資訊電子工業共12家、120人;化學工業五家、29人;民生工業九家、151人。其他行業以批發零售業有35家、316人實施無薪假較多。

勞動部爲協助勞工,提出強化版僱用安定措施,自今年8月1日起辦理,至2026年1月31日止,薪資差額補貼得與訓練津貼合併領取。新版提升補助額度至薪資差額的70%,每人每月最高可領12,100元。

另觀察失業率指標,主計總處公佈7月失業率爲3.4%,爲近九個月新高,但仍是25年來同月最低。主計總處官員說明,關稅實際生效落在8月,對7月就業情勢影響有限,國內勞動市場整體仍屬穩定;而關稅影響出現時,第一個將反應在工時,而非立即反應在「就業或失業」。

勞動部提醒,減班休息不是無薪假,對於按月計酬的全時勞工,每月工資仍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新臺幣28,590元),實施減班休息的事業單位,勞、健保也必須替勞工投保,勞退也應爲勞工提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