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披露,二手房罕見數據

文/樂居財經 李蘭

存量房首次成爲拉動樓市企穩的核心力量。

在自然資源部舉辦的4月份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最新公佈的2025年一季度數據顯示,全國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2014.1萬件,頒發不動產權證書1177.5萬本、證明574.7萬本。

其中兩組數據值得關注:

辦理新建商品房轉移登記238.7萬件,同比減少12.1%;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辦理存量商品房轉移登記164.6萬件,同比增長34.7%。

值得一提的是,該組數據中,存量商品房登記件數更是尤爲關鍵,這是當下鮮見官方公開披露的全國二手房交易規模數據。

這一“一升一降”的剪刀差,暗藏着關鍵轉折信號:

樓市總成交首現雙位數增長。CRIC根據官方披露的數據測算,2025年一季度一二手房成交總量達到383萬套,同比增長10%。這意味着2025年初房地產市場正式迎來了交易規模企穩的積極信號。

二手房市佔率攀升。2025年一季度,存量商品房轉移登記同比大幅增長34.7%,達到164.6萬件。

據統計局數據,同期商品房成交同比小幅回落3%,2.2億平方米,大約219萬套。相比一季度一手房的持續築底而言,二手房市場率先發出了回穩信號。

克而瑞研究中心進一步拆解發現,二手房市場在2024年率先企穩的基礎上,2025年二手房市場先一步迎來了大幅上漲,其增長動能甚至帶動一季度整體交易規模突破歷史週期。

此外,一線城市的房價波動曲線值得關注。3月份北京、上海、深圳二手房價集體飄紅,環比漲幅最高達0.5%,而廣州微降0.2%的態勢也遠優於前值。反觀新房市場,除上海以0.7%漲幅獨秀外,北京、廣州仍在微跌區間掙扎。

這種分化透露出購房者心態的轉變——在期房交付風險猶存的背景下,所見即所得的二手房正成爲更穩妥的選擇。

這場逆轉的背後,政策改革的“組合拳”正在釋放驚人能量。

"交房即拿證"創新高:自然資源部透露,2025年一季度“交房即交證”改革惠及170萬企業及羣衆,月均惠及56.7萬企業及羣衆。2025年惠及面擴大到2024年(3-4月數據)的5倍。"帶押過戶"全國開花:2025年一季度,全國新辦理不動產“帶押過戶”7.1萬件,涉及金額717億元。

業內認爲,帶押過戶等創新制度的普及,讓二手房交易效率呈幾何級提升。這些曾被忽視的“毛細血管”疏通工程,如今正成爲激活存量市場的關鍵密鑰。

這場蝴蝶效應已蔓延至土地市場。

據機構數據統計,1—4月,22個重點城市土拍月度平均溢價率均在20%左右。4月土拍熱度不減,北京、杭州、成都、蘇州、重慶、南京相繼拍出高溢價地塊,其中,杭州蕭山區兩宗地溢價率分別爲59.4%、74.4%;重慶渝北區新牌坊地塊溢價率達38.9%。

對於未來市場走勢,克而瑞研究中心認爲,今年以來樓市處於止跌回穩通道中,2月市場止跌企穩,3月傳統營銷旺季來臨新房成交達到年度高點,而4月新房成交增長動能轉弱,全月成交預計將環比回落。不過由於去年基數較低,同比或延續持平,二季度或將延續止跌企穩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