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伯克希爾回購時點
從伯克希爾二季度財報變動可以看出,巴菲特作爲深度保守型投資者,已經未雨綢繆,在享受還不錯的美債收益率的同時,也做好了如果美股大幅下跌時能夠迅速籌集現金買入的準備。
本刊特約 袁傑/文
近日,伯克希爾·哈撒韋發佈了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這是巴菲特宣佈將於今年底卸任CEO之後,公司發佈的首份業績報告。
冷靜評估經營表現
伯克希爾二季度營收925.15億美元,同比微降1.22%;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3.70億美元,同比大幅下降59.2%。
二季度淨利潤顯著下滑主要源於兩方面因素:其一爲對多年前投資的卡夫亨氏公司計提37.6億美元減值準備;其二是股票投資市場波動,2025年二季度錄得投資收益64億美元,而2024年同期投資收益高達239億美元,基數差異顯著。
我多次闡述,評估伯克希爾的經營表現及估值水平時,建議採用實體自營業務與投資業務雙維度分析框架。
其中,運營淨利潤(operation earnings)指標重點反映公司自營核心業務的經營成果,該數據剔除了所持股票及債券等金融資產的資本利得或損失影響,較通用會計準則(GAAP)項下的淨利潤更能準確體現公司實體業務的實際經營績效。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運營淨利潤爲111.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8%,整體經營狀況保持穩健,並沒有上述淨利潤同比大降近60%這一數字顯示的那麼嚴重。
保險承壓不改整體穩健
保險業務受到2024年高基數的影響,2025年二季度承保盈利19.92億美元,同比下降11.9%。整體承保盈利下滑受加州野火損失8.5億美元拖累。
核心子公司政府僱員保險公司(GEICO)表現穩健,二季度承保保費同比增長5.2%。
二季度投資收入33.67億美元,同比增長1.4%,主要來自短期國債及投資股票的股息所得。
截至6月末,伯克希爾保險浮存金約1740億美元(曾披露實際業務需求不超過300億美元),近乎零成本的資金池進一步鞏固了伯克希爾的投資優勢。
鐵路業務(BNSF)運營着北美最大的鐵路運營系統之一,本季度運營淨利潤14.66億美元,同比大增19.5%,主要因運營效率提升和稅率下降。
伯克希爾能源集團(BHE)主要運營天然氣管道輸送、輸配電和可再生能源等公用事業,本季度運營淨利潤爲7.02億美元,同比增長7%。
此外,製造、服務及零售業務二季度實現盈利36.01億美元,同比增長6.5%。
總體看,除了保險承保業務同比下降,其餘幾個業務板塊均實現穩健的增長。
投資組合調整:大概率減持蘋果
伯克希爾除了投資其旗下近200家持股80%至100%的控股子公司,還持有大量上市企業股份,其市場行爲對整體市場具有顯著影響。全球投資者極爲關注巴菲特的投資動向,尤其是其買入或賣出股票的情況。
財報顯示,截至二季度末,伯克希爾前五大持倉分別爲美國運通、蘋果、美國銀行、可口可樂和雪佛龍。美國運通超過蘋果成爲巴菲特的最大持倉股。
財報披露伯克希爾仍然持有美國運通1.516億股普通股(佔流通股21.8%),持倉並未出現變動。季報並未披露其餘個股的具體持倉情況,但我們可以大致估算一下。2025年一季度末,伯克希爾持有3億股蘋果股票,市值約666億美元,同期持有美國運通1.516億股,市值405億美元,前者市值高出64%左右。
美國運通2025年3月31日收盤價267美元,6月30日收盤價318美元,持股未變,則持有市值爲482億美元。同期蘋果公司股價從3月底的222美元下降到6月底的205美元,下降7.7%,如果仍持有3億股的話,則持有市值爲615億美元。
也就是說,可以推測巴菲特至少賣出了615-482=133億美元蘋果股票,以蘋果公司二季度平均股價210美元進行測算,則賣出了超過6000萬股,蘋果股票佔整個伯克希爾股票倉位可能下降到20%以下,等8月中旬美股機構13F文件披露後,可以再來印證一下這個推斷。
卡夫亨氏大額減值背後的覆盤
二季度,伯克希爾對卡夫亨氏計提了37.6億美元的資產減值,截至6月底,伯克希爾將其卡夫亨氏持股的賬面價值下調至84億美元。這是公司多年持有該股後的首次重大會計調整。
因持股比例均超過20%且具備重大影響力,伯克希爾採用權益法覈算卡夫亨氏(二季度末持有27.4%的流通股)和西方石油(二季度末持有28.1%的流通股)這兩項投資,並且按持股比例確認卡夫亨氏與西方石油的淨利潤或虧損,計入伯克希爾利潤表的“權益法投資收益”科目。
然而,對卡夫亨氏投資並不成功,雖然這筆投資目前仍有賬面盈利,但自2015年卡夫與亨氏合併成立這家包裝食品巨頭以來,其股價已下跌超過60%,而同期標普500指數上漲了200%。
這家老牌消費品巨頭在通脹削弱消費者支出、品牌老化、消費者開始尋求更健康替代品的背景下,面臨不小壓力,目前正考慮剝離部分業務。
2025年5月,伯克希爾兩位高管辭去了卡夫亨氏董事會職務,未來不排除伯克希爾會賣出卡夫亨氏的股票。
伯克希爾在卡夫亨氏投資案例中共計投入原始資本98億美元(2013年亨氏收購投入42.5億美元+2015年卡夫合併追加52.5億美元),從2015年(卡夫亨氏合併完成)至2024年,伯克希爾累計獲得62.32億美元的稅前現金股息。不考慮持有的優先股盈利和稅收,伯克希爾持有卡夫亨氏普通股10年間,獲得總價值151億美元(88億美元市值+63億美元股息),相較投資成本盈利53億美元,年化收益僅有4%左右,不甚理想。
但值得我們普通投資者學習的是,巴菲特買入卡夫亨氏後,該股股價雖然大跌,卻依靠股息就收回了64%的投資成本,提供了巨大的投資回報安全墊。
靜待美股下跌與回購窗口開啓
根據財報,截至2025年6月底,伯克希爾的類現金資產達到驚人的3441億美元(保險業務持有3398億美元類現金資產),較3月底略有下降,但較2023年底的1680億美元仍然處於歷史高位。
對此,市場也有不同的分析,有投資者認爲巴菲特宣佈將在年底正式卸任CEO,由副董事長格雷格·阿貝爾接任。巴菲特是在給繼任者“鋪路”。
但我認爲這種可能性很低,巴菲特非常看重自己的聲譽,始終將股東的利益放在首位,爲了繼任者後續方便操盤而持有大量現金顯然不符合股東的利益。我更傾向於認爲巴菲特就是遵循價值投資的簡單邏輯,比較當下所有資產的投資價值,選擇性價比更高的資產。
目前美股整體估值處於高位,標普500指數市盈率(PE)爲27.8倍(收益率3.6%),百分位處於84%的高位,而納斯達克100指數PE爲34.4倍(收益率2.9%),百分位處於76%的高位。
而當下短期美債收益率在4%左右,代表着無風險收益率,巴菲特的老師認爲股票收益率至少要達到2倍以上的無風險利率纔有比較好的投資價值。目前代表美股的標普500指數收益率反而低於美債收益率,因此選擇美債更加合適。
同時,巴菲特買入的都是1年期以內的短期美債,而不是10年期的長期美債。這也說明巴菲特作爲深度保守型投資者,已經未雨綢繆,在享受還不錯的美債收益率的同時,也做好了美股大幅下跌的準備,屆時能夠迅速籌集現金買入看重的標的。
此外,在近期美國股市持續走高的背景下,伯克希爾的股價較歷史高位已累計下跌逾10%。公司在此期間並未實施股票回購計劃。這一現象從側面反映出,即便作爲公司掌舵人的沃倫·巴菲特,亦未認爲當前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票估值處於具有吸引力的低位。
基於此,投資者可將伯克希爾·哈撒韋啓動股票回購的時點,視爲研判該公司股票是否進入價值低估區間的重要參考指標。
(作者系海之源投資基金經理。文中個股僅爲舉例分析,不作買賣推薦。)
本文刊於08月09日出版的《證券市場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