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半固態分不清…傳陸擬將半固態電池統稱「固液電池」
近期有消息稱,陸方爲防止市場把半固態電池和固態電池混淆,相關主管部門正醞釀推出新文件,將「半固態電池」統一命名爲「固液電池」。圖爲半固態鋰電池生產線。(新華社)
近年固態電池議題正熱門,許多公司也不斷釋出技術進展以尋求資本青睞。近期有消息稱,陸方爲防止市場把半固態電池和固態電池混淆,相關主管部門正醞釀推出新文件,將「半固態電池」統一命名爲「固液電池」。
對於目前資本市場對於固態電池的青睞,大陸產業面實際上仍冷靜,雖然技術上有進度,業者普遍認爲實現商業化可能得落在2030年前後。
固液電池與固態電池的主要區別在於電解質形態與性能表現上。從電解質來看,固液電池保留部分液態電解質,僅通過添加固態電解質材料提升性能;固態電池則完全採用固態電解質,徹底摒棄液態成分;性能上,固液電池能量密度較傳統鋰電池提升30%-50%,充電速度有所優化,但仍存在一定安全風險;固態電池能量密度可達固液電池的1.5倍以上,充電10分鐘即可滿足80%電量需求,且因無液態電解質,杜絕漏液、起火隱患,循環壽命也延長至1萬次以上。
有觀點認爲,將「半固態電池」統一命名爲「固液電池」,對產業發展具有顯著利多:一方面「半固態」概念界定模糊,企業易借概念炒作,統一命名後能明確產品標準,幫助下游車企、消費者精準識別,避免市場亂象;另一方面,統一名稱後,上游電解質材料供應商可針對性研發適配產品,中游電池企業能明確生產工藝,下游應用端也可制定清晰的採購與應用規劃,加速整個產業的商業化落地進程。
固態電池爲今年資本市場熱門關鍵字之一,第一財經引述數據顯示,固態電池指數自今年4月9日的低點1288.8至10月9日的高點2426.32,僅半年時間出現幾近翻倍的行情。24日,固態電池指數收漲1.67%至2277.83。
另一方面,技術的推進給市場帶來希望。10月以來,中國科研機構在固態電池領域取得密集突破:2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宣佈通過分子尺度界面一體化設計,成功將固態電池的界面阻抗降低至傳統液態電池水平,同時實現柔性電池2萬次彎折無衰減;8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團隊宣佈解決了全固態金屬鋰電池中電解質和鋰電極之間難以緊密接觸的難題。
不過產業面顯得冷靜,以寧德時代爲例,其高管直言,固態電池目前資本的熱度比產業熱度高,企業做一個樣品或試驗品用來廣告宣傳可以,但真正商業化的時間較長。目前來看,固態電池2027年將實現小規模量產,相關供應鏈成熟週期需要3~5年;欣旺達副總裁樑銳表示,固態電池目前要大規模取代液態鋰電池更是難上加難。他認爲最樂觀的情況是2030年以後,固態電池迎來小批量生產,而且將長期與液體鋰電池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