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不可怕,沒準備纔可怕!單身族如何替人生做最幸福的安排?
圖/pixabay
文/蘇家宏律師
日劇《孤獨S又怎樣》(原名《ひとりでしにたい》)引發了許多人對「身後事」的思考。劇中,綾瀨遙飾演的40歲單身女子鳴海:努力工作、擁有自己的公寓、收養貓咪,過着看似完美又自由的生活。但有一天,她發現摯愛的姑姑已經孤獨離世,而且遺體一週後才被發現。
劇裡的鳴海一度開始尋求婚姻生活,但卻不斷碰壁,但年輕同事的一句:「妳怎麼會覺得結婚就能安心?」才讓鳴海驚覺婚姻並不能帶來安全感,但真正能讓自己安心的,或許是早早做好準備、以自己的方式安排未來,讓自己無論走到哪一步,都能保有尊嚴與自在,更不用被「孤獨」的恐懼所綁架。
要「讓自己無論走到哪一步,都能保有尊嚴與自在」,幾個建議:
1. 擁有自給自足的資產-理財
單身族除了認真工作與生活之外,最需要有足夠的資產來面對未來的退休生活。不但需要有存款,更需要有足夠的被動收入,才能確保未來的生活品質,從現在開始就要學習理財。
此外,單身族也可以投保適當的保險,在風險突然來臨時(像是投保意外險後,如果意外跌倒骨折,依照投保內容領取保險金),不致造成經濟壓力,而能夠有足夠的金錢支應。
2. 擁有設立資產防火牆-信託
單身族最擔心的事情之一,就是在老後,資產被有心人士給騙走,或沒有適當的人可以幫她管理財產。
我建議單身族可以考慮將一部分財產(可以是金錢、股票或不動產)信託(交付)給銀行管理,如此一來,這部分的財產就從你名下財產獨立出來,成立獨立的信託財產,運用的方式都依照你跟銀行所簽訂的「信託合約」內容,由銀行「完全」依照信託契約辦理。
換句話說,成立自益信託等同於幫自己開了一個金庫(或年金),這裡面的錢我們自己也不能隨意動用,要依照自己之前所籤的「信託合約」辦理,就不容易被別人騙走,也可以確保自己的財產運用。舉例來說,可以拿600萬元成立銀行信託專戶,支付未來自己如果住在「樂活中心」每個月5萬元的租金,這筆錢等同於確保自己10年的部分基本生活開支。
3. 擁有符合想像的「失智」生活-意定監護
如果碰到有無法自己無法「表達意思」的時候,自己的財產有可能會被有心人士動用,或身旁親友想要替你處理也不行(因爲不是你本人或沒有合法授權),因此,就需要幫你找一位監護人,在法律上替你表達意思。
監護人的權力就像我們3歲時,父母親幫我們決定一切事情一樣,監護人覺得對我們好的方法,可能跟我們想的不一樣?!
單身族如果在自己在無法表達意見的況下,也想要確保自己的生活時,可以透過意定監護契約達成。先想好自己未來想居住在哪裡?是安排看護住家裡,還是住樂活村?如果生病要住哪一種病房,監護人可否賣他的股票?監護人有沒有報酬?如果有,每個月領多少?日常的生活安排…等等。接着,再找一位或多位親友,跟他討論,如果他也願意在未來肩負「意定監護契約」內的責任,單身族就可以跟他簽訂意定監護契約,經過公證人公證後,等同於運用法律確保未來自己的生活。
4. 擁有獨特的自我價值-遺囑
許多單身族會希望,把一生積累的財產留給最愛的兄弟姐妹,或手足的子女,或閨密,或摯友…等,也有人希望全部財產捐做公益,不管給的對象是誰,就是讓愛延續,這樣的延續必須透過法律才能完成。因此,單身族特別需要寫一份合法有效的遺囑,如此一來,你的愛與心意,就會讓世界牢牢記得!
單身族如果沒有寫遺囑,父母以及兄弟姐妹都比單身族早上天堂,就算有兄弟姐妹的小孩,因爲姪子姪女(外甥子女)不是阿姨或姑姑的法定繼承人,那麼單身族的遺產就會被政府充公、流入國庫。
5. 擁有清楚的關係-授權書
幸福不是「必須結婚」,而是「你知道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沒有子女、沒有婚姻,不代表孤單,更不是沒有選擇。
有許多單身族共居,或彼此在生活上互相幫助,口頭上請親友替你保管銀行帳戶(存摺、印章或網路銀行帳密)並提款、管理不動產(收租)、處理資金,甚至一些生活大小事都委託親友處理。
這位親友可不可以隨意提領你的錢?可不可以幫你決定買東西或投資?有沒有金額限制?可不可以替你簽名蓋章?要不要記帳?…如果沒有講清楚,未來如果有爭議,會不會連親友都當不成?所以,我建議要清楚的溝通並寫下「授權書」,把授權的事項、範圍、限制與期間等等都記清楚,未來就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糾紛。
對單身者與這位被授權的親友,都因爲有授權書而得到保障!
孤獨不可怕,沒準備纔可怕;幸福不是別人定義的,人生的最後一頁,也該由自己親手書寫,替未來安排最溫暖的答案。—— 蘇家宏律師❤️
本文由《恩典法律事務所》授權轉載,原文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