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總白皮書點出四大迫切 內需、出口、缺工與電價成焦點
全國工業總會2日公佈「2025工總白皮書」,公佈產業界最關注五大挑戰。聯合報系資料照
全國工業總會昨(2)日公佈「2025工總白皮書」,公佈產業界最關注五大挑戰,建議官方從「四大迫切」作爲切入點,解決當前經濟民生問題。
工總指出,五大挑戰分別是缺工、減碳政策、國際經貿、能源政策及產業轉型等。工總並建議政府可從「推動危老都更,擴大內需」、「協助業者因應新局下進出口的挑戰」、「務實解決全面缺工問題」及「檢討能源政策,並穩定工業電價」四大當務之急(迫切)施政,振興經濟,發展民生。
最低工資、電價兩大審議會即將在9月將舉行,工總理事長潘俊榮昨日指出,隨着物價波動,最低工資調漲是合理的,企業也能承擔得起,但對電價,他強調「一定不能漲」。
在兩岸政策上,以「避免誤判,尋求兩岸和平共處」爲主軸,提出鬆綁兩岸交流、對兩岸挑戰研擬策略、掌握大陸變化拓多元商機、因應地緣新局強化臺商輔導等四大議題、12項建議。
今年工總白皮書以「新局─立足臺灣的全球經濟戰略」爲題,針對「產業發展」、「能源暨環境」、「賦稅暨金融」、「勞資關係暨人力資源」、「國際經貿」、「兩岸政策」、「智慧財產權」七方面,提出35個議題,138項政策建議。
工總強調,建議電價調整應與整體能源政策同步規劃;另爲因應高額關稅帶來的嚴峻挑戰,建議緩徵碳費兩年,並呼籲臺版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應對齊我國碳費徵收之標準與施行日期。
針對當前時勢,工總建議政府應針對四大當務之急施政。首先是推動危老都更,擴大內需。工總理事長潘俊榮強調,當前國際局勢不穩定,有必要由政府帶動擴大內需確保經濟增長,臺灣屋齡超過30年以上的住宅有400萬戶,加速危老都更能帶動營建、製造、服務等相關產業活絡。
其次,協助業者因應新局下進出口的挑戰。面對全球經貿新局,政府一方面應協助產業布建新型全球供應鏈重組,另外,面對各國貨物傾銷來臺威脅,政府應強化貿易救濟等進口管理機制,以降低國內業者的衝擊。
第三,務實解決全面缺工問題。政府目前採取的勞動力政策,對解決急迫的產業缺工問題仍太慢,建議應擴大開放工業部門引進移工,提升各產業移工核配比率並降低附加就業安定費,同時也應延長移工在臺年限,積極開發新移工來源國,最後是開放移工外展。
第四,檢討能源政策並穩定工業電價。隨AI產業及應用蓬勃發展,臺灣電力需求持續增加,8月公投結果顯示臺灣社會並不排斥核電,爲確保全國供電穩定與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不論化石、再生能源,以及核能等能源類型都應列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