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詩人李魁賢 文壇先行者
詩人、文化評論家、翻譯家李魁賢辭世,享壽87歲。(國立臺灣文學館提供/李怡芸臺北傳真)
詩人、文化評論家、翻譯家李魁賢日前辭世,享壽87歲。文化部長李遠表達不捨與哀悼,國藝會董事長林淇瀁(向陽)及有鹿文化社長、詩人許悔之等文壇名家均都表示哀悼。
李遠表示,李魁賢是他印象中得到過國內外最多文學獎的詩人之一,也是作品被翻譯成最多國文字的作家之一,而喜歡發明東西申請專利更是作家中少見的。他和李魁賢在一起總是聆聽其各式各樣的故事和見解,是很有趣的人,「他也是文學界的意見領袖,很早就用作品反映臺灣社會和土地,是臺灣文學界的先行者和提倡者」,文化部呈請總統明令褒揚。
李魁賢青壯時期從事專利、翻譯,並大量創作,他主張詩人不能放棄對時代的批判,詩應植根於生活,認爲「詩人是天生的在野代言人」。
許悔之憶及年少時,讀李魁賢學長翻譯的里爾克,是他文學生命的薪火,最美麗的記憶之一,他以「詩比肉身活得更久、更長,詩帶領我們去到更遠的地方」,表達對李魁賢的追悼。
李魁賢早期作品《靈骨塔及其他》、《枇杷樹》,帶有濃厚抒情意味;《南港詩抄》可謂其告別抒情轉向現實的過渡作品,其中「工人生活」系列,將對現實生活的觀照融入詩作中,因而被譽爲「工業詩人」;到了《赤裸的薔薇》,轉爲向現實生活探照,增強批判性、諷刺性。他亦積極參與國際詩壇活動,被譽爲「用詩爲臺灣打開世界的大門」。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