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颱風險太大?陸目標轉向「1戰略寶地」 新算盤遭揭

北京的戰略目標正逐漸轉向北方,目標是資源豐富的西伯利亞。(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在國際社會將目光集中於臺海情勢之際,中共內部正悄悄出現戰略重心的轉移。根據外媒揭露的中國內部討論與俄羅斯外泄情報文件,北京若放棄高風險的攻臺行動,恐將軍事與經濟視線轉向北方資源豐富的西伯利亞。

研究俄中關係、並曾以俄羅斯生物戰計劃爲題出過兩本書的羅納根(John Lonergan)在美國政治新聞網站《國會山莊報》(The Hill)上撰稿指出,若臺海爆發戰爭,其經濟衝擊對全球都是災難性的,據彭博經濟研究(Bloomberg Economics)在2024年的一項分析,若臺海爆發戰爭,全球經濟將損失約10兆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10%。

由於臺灣在半導體生產領域的主導地位,任何供應中斷都將重創全球供應鏈,甚至波及中國大陸自身的科技產業。這些高昂代價,加上與美國及其盟友爆發長期衝突的高風險,使得北京在短期內全面攻打臺灣的可能性日益降低。

相較之下,西伯利亞是一塊誘人的戰略寶地,該地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黃金、鑽石、稀土礦產與淡水資源,對北京極具吸引力,事實上,中國大陸北方的省份長期面臨水資源短缺的問題,華北平原位於農業與工業的核心地帶,養活全國約20%的人口,卻只擁有5%的淡水資源,而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Lake Baikal)本身就蘊藏了全球20%的地表未凍結淡水,若能加以引水利用,將有潛力徹底改變中國北方的資源格局。

此外,中共高層越來越認爲,俄羅斯正是一個日漸衰退的大國,無力有效管理與防衛其龐大的資源財富。對北京而言,西伯利亞的豐富資源正好可支撐其未來數十年的GDP增長目標,特別是在能源與關鍵礦產方面,中國大陸是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亦亟需穩定稀土供應,以鞏固其在綠色科技與高端軍工產業的全球主導地位。

而俄羅斯對遠東地區控制力的削弱,進一步增添西伯利亞對北京的吸引力。一份疑似來自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的外泄文件披露,莫斯科對中國大陸在俄遠東地區的人口與經濟擴張早已心懷深憂。

受到烏克蘭戰爭長期消耗影響,俄軍實力嚴重受損,據報已將東部大量兵力調往西線應對戰事,導致面積達600萬平方英里的西伯利亞,一塊僅住有3,000萬人的廣袤土地,陷入兵力嚴重不足的局面,防禦力量岌岌可危。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北京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情報活動日益活躍,包括招募科學家、刺探軍事技術,並以「海參崴」等名稱重提歷史領土主張。俄軍東部防線因兵力與裝備大量轉往烏克蘭而顯得空虛,裝備老舊、人員不足。相對之下,解放軍擁有先進武器與網路戰能力,若發生衝突,恐迅速壓倒俄軍東線。加上俄羅斯經濟受制裁重創,對中方的依賴加深,無力強化防禦,使北京若選擇出手,將掌握明顯主動權。

由於莫斯科的政治、軍事與經濟重心幾乎全數投注在烏克蘭戰事上,俄羅斯對其強大鄰國的戰略野心正處於高度暴露的狀態。

中共過去數年對軍事現代化進行大規模投資,並明確設定目標,要在2027年前爲一場重大沖突做好準備。若北京最終判斷,對臺灣發動直接攻擊風險過高,那麼北京所打造的強大軍隊將不會閒置,它將成爲推動中方其他長期戰略目標的重要工具,而西伯利亞正是目前最明顯的機會窗口,因爲西方目前深陷烏克蘭戰爭與對臺局勢的持續關注中,對於早已被視爲邊陲地帶的西伯利亞,不太可能採取果斷介入行動。

而俄羅斯本身,無論在經濟上對北京的依賴,還是軍事上的削弱,都可能迫使其即便面臨挑釁,也不得不剋制反應,以避免失去最重要的貿易伙伴。對中方而言,這不僅是一個可行的地緣機會,更是一次重新塑造區域格局的潛在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