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熱點|恩捷股份因募集資金管理失範遭監管“點名”,或迎上市後首虧

深圳商報·讀創客戶端記者 薛婷陽

4月18日晚間,“隔膜王”恩捷股份(002812)公告,公司近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雲南監管局出具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同日,深交所因同一事由向恩捷股份下發監管函。

決定書指出,公司募集資金管理和使用存在問題,包括募集資金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募集資金通過非募集資金專戶代付、部分募投項目以募集資金置換自籌資金未履行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部分暫時閒置的募集資金用於補充流動資金未履行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

因上述違規行爲,恩捷股份被採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公開資料顯示,雲南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於2016年9月在中國A股上市掛牌,涵蓋“新能源”和“包裝”兩大業務體系,以及“膜類產品”“包裝印刷產品”“紙製品包裝”三大產品板塊。

業績方面,恩捷股份預計2024年全年歸母淨利潤將虧損5.15億元到6.65億元,同比下降120.38%至126.32%。若該業績實現,恩捷股份將迎來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24年前三個季度均實現正盈利,而第四季度的業績斷崖式下跌直接吞噬前三季度4.43億的歸母淨利潤,並將全年業績帶向虧損,邊際風險難以忽視。

對此,恩捷股份解釋稱,此次業績變動主要是由於近年來鋰電池隔離膜行業市場競爭加劇,疊加下游降本壓力,鋰電池隔離膜產品價格及毛利下降。同時,公司擬對存貨等資產計提減值損失,對本報告期業績造成較大影響。

從財務表現來看,2023年行業打響價格戰,隔膜的利潤空間下降,恩捷股份的毛利率也隨之受影響。公司毛利率從2022年的47.83%一路下滑,2023年降至37.43%。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僅有20.96%。

這份虧損的業績成績單也消磨了投資者信心,截至4月18日收盤,恩捷股份股價僅有28.76元/股,較2021年9月股價峰值已“腳踝斬”,市值更是蒸發了超2400億元。

近年來,在行業壓力加劇的背後,恩捷股份開始向海外市場探索以謀求破局。

今年4月3日,恩捷股份公告,下屬子公司美國恩捷與美國某知名汽車公司簽訂《供應協議》。本次合作客戶預計2026年至2030年向美國恩捷(及其關聯公司)採購約9.73億平方米的鋰電池隔離膜。

2024年12月24日,恩捷股份與Ultium Cells LLC簽署材料供應合同,後者將在2025年內向恩捷股份子公司採購不超過6,625萬美元的鋰電池隔離膜。2025年1月21日,公司又與LG Energy Solution簽訂《供應協議》,後者預計2025至2027年在全球市場上向公司採購約35.5億平方米的鋰電池隔膜。

在加速產能出海之路上,恩捷股份早在2020年底便宣佈在匈牙利投建溼法鋰電池隔離膜生產線及配套工廠項目,並在2021年底決定追加投資,追加後總投資額爲3.4億歐元,規劃建設4條全自動進口制膜生產線和30餘條塗布生產線,基膜年產能約爲4億平方米。

2024年6月,恩捷股份再度公告將在匈牙利啓動建設第二期溼法鋰電池隔離膜生產線及配套工廠,總投資額約4.47億歐元,規劃總產能約8億平方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