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快評︱業績預虧前3天高位套現2555萬元,信雅達實控人減持是否合規?

每經評論員 杜宇

7月14日晚間,信雅達(SH600571,前收盤價:19.3元,市值:89.99億元)發佈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歸母淨利潤虧損0.47億~0.67億元,扣非淨利潤虧損0.7億~0.9億元。而就在預虧公告落地前3天,公司實際控制人郭華強剛剛通過集中競價減持127萬股,套現2555萬元,減持均價20.01~20.71元/股,爲年內高位。這種“精準減持”難免引發內幕交易嫌疑,儘管公告強調“與計劃一致”,但結合業績預虧的時點,股東對公司的長期價值缺乏信心的信號已不言而喻,令市場對信息披露公平性產生質疑。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給出的“季節性收入”解釋並未打消投資者疑慮:一方面,2024年信雅達營收、淨利已分別下滑7.58%、43.28%,毛利率跌至26.13%,創20年新低;另一方面,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進一步降至9.75%,經營現金流淨流出2.68億元,亦爲20年來最差。業績頹勢與股東高位減持共振,無疑加劇了中小投資者的不安。

筆者認爲,信雅達當務之急是:第一,立即啓動內部自查並披露減持決策流程與內幕信息隔離措施,查明減持是否合規,並及時公佈;第二,加快應收賬款回收及項目驗收節奏,用下半年現金流回正的實際數據對衝上半年缺口;第三,明確差異化競爭路線,在金融機構自建科技子公司加速的行業格局下,聚焦高壁壘、高毛利產品,避免“價格戰”泥潭。

監管“零容忍”信號已明,公司唯有把合規與業績修復同步推進,才能避免投資者信任繼續滑坡,在越來越擁擠的金融科技賽道中守住長期資本與品牌聲譽的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