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快評|實控人擬套現超2億元還款引關注,業績回暖的利民股份需解信心之困
每經評論員 杜宇
7月10日晚間,利民股份(SZ002734,前收盤價:20.20元,市值:89.09億元)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明擬通過大宗交易及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310.49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3%。按7月10日收盤價20.20元/股計算,李明此次減持將套現約2.65億元。利民股份公告顯示,減持原因爲融資還款需求。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在6月6日,公司三名高管也披露了減持計劃。這一系列減持行爲,恰逢公司剛剛迎來業績拐點,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利民股份主要從事農藥、獸藥原藥及製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21年至2023年,公司連續三年淨利潤下滑,但2024年終於迎來業績拐點,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0.32%,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31.11%。今年一季度,公司進一步扭虧爲盈,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28%,歸母淨利潤達到1.08億元。然而,就在公司業績剛剛好轉之際,控股股東及高管的減持行爲,無疑給市場信心蒙上了一層陰影。
控股股東及高管的減持行爲,往往會被市場解讀爲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不足。這種行爲可能引發投資者的不安情緒,導致股價短期內波動加劇。尤其是在公司剛剛迎來業績拐點的關鍵時期,這種波動不僅會影響現有投資者的利益,還可能削弱市場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投資者可能會擔心,大股東的減持是否意味着公司內部對業務前景的擔憂,從而影響他們的投資決策。
從公司治理的角度來看,大股東的減持行爲也可能引發市場對公司內部治理的質疑。投資者會擔心管理層是否對公司長期戰略有足夠的信心,這種擔憂可能進一步影響公司的團隊穩定性。如果其他核心團隊成員也對公司未來缺乏信心,可能會導致人才流失,進而影響公司的長期發展。
筆者認爲,面對大股東的減持行爲,利民股份需要積極採取措施以穩定市場信心。首先,公司應通過及時、透明的信息披露,向市場傳遞公司的真實經營狀況和未來發展規劃。通過詳細說明減持的原因和公司未來的戰略規劃,增強投資者的信心,減少市場的誤解和不安情緒。其次,公司需要進一步優化內部治理結構,加強董事會和管理層的監督機制,確保公司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通過完善內部治理,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管理層的信任。此外,公司應繼續加大在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方面的投入,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和附加值。通過優化產品結構,提高市場份額,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爲投資者創造更多的價值。最後,公司應定期與投資者進行溝通,及時迴應市場關切。通過舉辦投資者說明會、發佈定期報告等方式,向投資者傳遞公司的經營成果和未來規劃,增強市場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