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界籲緩徵碳費 彭啓明:會把衝擊降最低

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昨天表示,因應氣候變遷,淨零碳排至關重要,但臺灣產業目前正面臨成本上升與匯率波動的雙重壓力,他向政府呼籲臺灣應與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同步,暫緩徵收碳費至二○二七年。

對於林伯豐建議,環境部長彭啓明昨受邀出席時則迴應「碳費部分會再討論」。針對「碳費緩徵仍有討論空間」一事,業界昨日同表肯定。

不過,彭啓明之後又說,碳費制度會如期上路,但會持續再觀察美國對等關稅對我國產業的影響,但就目前評估對企業的協助與企業的減碳企圖,依舊遠大於碳費。

三三會昨舉行八月例會,邀請彭啓明發表專題演講,林伯豐致詞時,當着彭啓明呼籲暫緩徵收碳費至二○二七年,他並表示,徵收碳費應力求公平性,在臺灣有被課徵碳費的商品,進口相同的商品也應課徵碳費,應先完成臺灣的「碳邊境調整機制」,再穩健推動碳費;他並強調,應將「非核家園」改爲「低碳家園」,只有持續發展核電,才能達到「穩定供電、合理電價、淨零碳排」。

彭啓明在演講後面對企業提問能否比照歐盟CBAM,暫緩徵收碳費的議題,他迴應,「我們會再來討論」,他說明碳定價制度目前還沒有真正開始,也尚未真的收到錢,如果真的退回去的話,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因此他希望內部會再討論一下。

彭啓明表示,目前碳費爭取到的錢,跟未來將使用的開支比起來,金額並不是很大,針對大家所關心的碳費,他一定會把企業所受到的衝擊降到最低。

彭啓明補充說,面對美國對等關稅的壓力,環境部在碳費收費辦法架構下,擴大高碳泄漏風險事業適用對象,納入個案衝擊考量,也就是除了原先規畫參考國際上針對行業別通案的認定標準外,環境部也將評估事業如有營業毛利不佳、碳費佔毛利比達一定程度以上、受關稅衝擊影響導致出口成本增加一定比例、或是面對國際商品傾銷風險等情形,以逐年申請的方式來取得適用資格,避免因課徵碳費而弱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