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讀季報丨新總經理上任半年,宏利基金權益投資的亮色與困窘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黎雨辰 北京報道
近日,宏利基金集中披露了旗下65只產品的2024年四季報,公司過去一年的產品規模、持倉等變化情況也得以揭曉。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末,宏利基金的總管理規模爲801.67億元,全市場排名第71位。環比2023年三季度末下降41億元,排名下降了5位;同比2023年四季度則增長121.19億元,排名不變。
具體來看,佔據公司總規模近半數的債券型基金依然保持了規模增長,去年四季度環比漲幅約4億元,但與此同時,混合型和貨幣型基金分別超20億元的規模縮水。在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之中,主動權益型基金的規模則環比下降了5.82億元。
回顧過去的2024年,王鵬攜旗下6只基金一舉衝進主動權益業績榜單前列,讓宏利基金的投研潛力一度得以在市場中彰顯。然而在高層管理團隊換血帶來的不穩定性之下,去年下半年來,公司權益老將的持續流失,又一定程度上對投資者的產品持有信心產生了擾動。
主動權益規模環比下降5.8億元
回顧2024年的主動權益基金行情,宏利基金在市場中可謂頗具存在感,其中又以公司前“頂流”基金經理王鵬的出彩表現最爲人所知。
去年上半年,王鵬不僅摘得主動權益收益榜的半程冠軍,其在管的6只產品也全部進入前10名。2024年的下半場,王鵬的業績依然維持在了主動權益的第一梯隊,其在管6只基金的年度回報率全都在40%以上,4只基金躋身主動權益業績榜單前20名。
不過隨着如今四季報的落地,王鵬的“績優基”並沒有如預想中地呈現出顯著的“吸金”能力。在報告期末,其代表作——宏利轉型機遇的規模爲43億元,環比同年三季度縮水了0.76億元。其餘的幾隻在管基金在規模上則是小幅地漲跌互現。
在公司整體層面上,宏利基金的權益產品總規模在四季度也略有縮減。
Wind數據顯示,當前,宏利基金旗下共有主動權益基金32只(不同代碼合併計算,下同),其中29只成立於2024年9月30日前的基金,在去年四季度的總規模從168.85億元降至163.03億元,同時在份額方面則出現了約12億份的淨贖回。
事實上,從去年三季度開始,王鵬的多隻基金就一轉上半年的熱度,出現了淨贖回現象。而曾有業內人士猜測,投資者的撤離一方面來自止盈需求,另一方面也或與彼時王鵬的離任消息有所關聯。
在2024年後半年,王鵬或將離職的消息已在業內不脛而走。2025年1月24日,宏利基金髮布公告,正式官宣王鵬因工作安排清倉卸任旗下6只基金,並表示其已按規定在中國基金業協會辦理註銷手續。這意味着王鵬大概率將離開公募行業。
此後,王鵬的基金被均衡地分到了權益團隊的6位基金經理手中,包括孟傑、莊騰飛、李坤元、魏成、孫碩和張巖。
在宏利轉型機遇的2024年四季報中,王鵬曾指出,2024年四季度仍然堅持持有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AI算力方向,同時嘗試在AI端側、AI應用尋找機會。在投資策略上,當前時間點仍然堅持“投資景氣行業龍頭,追求戴維斯雙擊”的方法,選擇長期空間大、短期業績好的公司,迴避短期主題催化透支明顯的公司。
從2024年四季度末的持倉來看,英偉達概念的算力股也確實在王鵬在管基金的前十大重倉中具有相當大的比重,如新易盛、中際旭創等。
但或許是對於去年年末的佈局和倉位,無論王鵬本人還是繼任的基金經理此後都未曾再進行太大的調整,隨着春節前後DeepSeek崛起帶來市場對英偉達業務發展和算力需求放緩,其曾管理的6只基金的業績集體遭遇了一波重擊。在2月5日,部分王鵬曾管理的產品單日跌近10%,給剛剛接手的基金經理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接任者業績穩定性待考
如果說宏利基金有意讓誰填補王鵬的位置、支撐權益團隊,那麼現任公司研究部副總經理的孟傑無疑是最值得關注的人選。
公開信息顯示,孟傑2015年7月加入宏利基金,擁有10 年基金從業經驗。而一個值得注意的動向在於,2024年5月迄今,孟傑獨自一人密集承接了公司所有新發的權益基金,包含宏利睿智成長、宏利半導體產業、宏利價值驅動和宏利高端裝備,不難看出產品的風格和行業主題都十分多元。
今年1月23日,孟傑又從王鵬手裡接棒宏利轉型機遇這一代表作,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快速成爲“一帶七”的基金經理。截至去年年末,孟傑旗下7只基金的總規模爲66.2億元,佔公司總主動權益產品規模超四成,代替王鵬成爲公司權益類管理規模最大的基金經理。
相比於王鵬長期將倉位保持在90%以上運作,孟傑在持股上相對選擇了更分散的路線,其產品過去一年股票佔比都整體保持在75%上下。其管理時間最久的宏利睿智穩健保持了不錯的長線回報,自2020年以來累計收益達到44.37%。
但同時,孟傑另一隻2021年12月開始管理的宏利睿智穩健,自2021年成立以來累計虧損了16.84%。其他幾隻2024年以來新管理的基金,目前則漲跌互現。
其他被分配接管王鵬產品的基金經理,也不乏宏利基金權益團隊中的“實力派”。例如宏觀策略投資部副總經理兼首席策略分析師、基金經理莊騰飛的宏利市值優選混合,在2024年跑出了19.48%的業績表現。基金的最新規模爲21億元,莊騰飛管理7年來,年化回報率7.8%。
又例如宏利景氣領航由“新生代”基金經理孫碩接手,目前孫碩只有3年基金經理經驗,但其在2024年開始管理的宏利復興偉業,年內四季度漲幅8.5%,超過了王鵬不少產品同期的表現。該基金當年累計漲幅則達33%。從持股來看,孫碩的投資圈更聚焦高端製造行業。
據記者瞭解,自全資收購以來,宏利基金對內部投資框架與策略進行了系統迭代升級。而在權益團隊方面,公司會強調策略多樣性,讓不同基金經理各自有其擅長的投資方向。
人事變動波瀾
從前身泰達宏利基金於2002年成立以來,宏利基金已經經歷了多次股權變動和更名。而在2022年11月30日,宏利投資管理對泰達宏利基金股權進一步完成收購,宏利基金的人事變動迎來了新一輪波瀾。
2022年12月,公司原董事長傅國慶因董事會改組離職,並由金旭接位,由此開啓了高管隊伍的更替。同月,高貴鑫履新總經理。2023年,刁羽、宋揚又先後任宏利基金副總經理。
2024年8月12日,宏利基金公告高貴鑫因爲工作安排卸任總經理和財務負責人,相關職務由宏利投資管理中國區董事總經理丁聞聰接任。
丁聞聰是一位加拿大籍華裔“80後”,曾深度參與宏利亞太區養老金業務。對於此次總經理履新,有宏利投資管理相關人士曾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對丁聞聰的任命主要考慮到兩大方面原因:一是其華人身份可以有助於提升集團對宏利基金的賦能,二是進一步提升宏利基金在養老業務上的競爭優勢。
不過考慮到丁聞聰在公募基金領域經驗尚淺,且宏利基金的投研體系已較爲成熟,記者獲悉,在履新前期,丁聞聰將更偏向負責公司內部條線的協調、梳理等管理工作。
眼下,丁聞聰上任已過半年,其間宏利基金高管團隊的變動也重新趨於穩定。整體來看,在其帶隊期間,債券型基金、養老FOF作爲公司的支柱型產品,在過去的兩個季度保持了穩健發展。
其中,作爲宏利的長板業務,目前宏利基金共發行了4只養老類FOF,均由張曉龍管理,單隻基金的規模不大,最高僅爲1億元,但任職以來均保持了正收益。其中截至發稿,兩隻目標日期型FOF——宏利養老2025和2030,任職以來的回報率分別實現了2.82%和2.22%,同類排名2/58和3/74。在去年四季度,兩隻基金的總規模則從1.78億元增長至2.95億元。
在以權益投資爲首的投研團隊中,面對高層的換血帶來的不穩定情緒,宏利基金在近兩個季度依然經受了不少人事變動帶來的震動。
在權益條線上,過去兩個季度以來,公司在面對規模下行的同時,也經歷了多位基金經理的離任。據統計,除王鵬外,去年12月9日,2015年入職的“中生代”基金經理劉洋清倉了宏利逆向策略等旗下4只基金,並從宏利基金離任。2024年7月末,擁有超11年投資經驗的老將劉欣也卸任了旗下全部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