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創新實踐調研行丨重慶市總工會:職工滿意度99.81%是如何煉成的?
【工會創新實踐調研行】
原標題:重慶市總聯動政府部門建立12351熱線工單“雙閉環”處置機制,推動熱線服務“辦得好、響應快、評價高”——(引題)
職工滿意度99.81%是如何煉成的?(主題)
本報記者 黃仕強
“被拖欠的工資要回來了,我代表工友向工會說聲謝謝。”近日,重慶市總工會12351工會服務職工熱線傳來暖心迴響。
原來,農民工楊雲(化名)與另外9名工友被渝中區某工地拖欠近40萬元工資。他們多次與用人單位協商未果後撥通了12351工會服務職工熱線。得益於重慶市總創新實施的12351熱線工單“雙閉環”處置機制,楊雲和工友僅用一天便成功維權。
近年來,重慶市總聚焦12351熱線工單辦理質量、響應時效、職工認可等重難點問題,聯動政府部門建立熱線工單處置辦理閉環、責任落實閉環的“雙閉環”處置機制,實現12351熱線服務職工需求、化解矛盾糾紛“辦得好、響應快、評價高”。
“雙閉環”機制快速解憂
楊雲撥打12351熱線後,接線員記錄了相關情況,隨即形成緊急工單,報送重慶市總的工單督辦員跟蹤督辦,並按屬地原則將工單派至渝中區總。同時,通過數字重慶“民呼我爲”平臺聯動屬地政府職能部門。渝中區總的工單辦理員收到工單後,一方面聯繫屬地街道覈實情況,另一方面將覈實後的信息同步給區人力社保局等部門,並組織雙方現場協商。最終,僅用一天時間就推動勞動關係雙方達成支付協議。
這是重慶市總藉助重慶“141”基層智治體系優勢,創建12351熱線工單“雙閉環”處置機制,爲職工架起“解憂橋”的縮影。
重慶市總工會副主席楊懿介紹,“雙閉環”是指12351熱線工單通過“民呼我爲”平臺直接派單至屬地,集成“141”基層智治體系職能部門力量共同辦理,實現聯動政府部門對工單的辦理處置閉環。同時,12351熱線工單OA平臺聯通市、區(縣)、鎮(街道)三級工會,建立覆蓋“受理派單、跟蹤協同、監督預警、回覆反饋”的管理機制,上下聯動,實現熱線工單辦理責任落實閉環。
2024年,重慶工會的12351熱線工單辦理平均時長爲6.7個工作日,按時辦結率達100%。
“12351+”織起權益防護網
“職工撥通12351熱線的那一刻,就踏上工會全程護航的訴求響應‘快車道’。”重慶市總工會社會聯絡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市總依託熱線數據探索“12351+侵權預防+糾紛化解+數據分析”等增值模式,爲職工權益保障織起一張防護網。
今年初,永川區總工會在辦理一起有關討薪的熱線工單時發現,有職工通過12351熱線反映企業存在勞動安全風險問題。區總通過“雙閉環”處置機制、“工會+法院+檢察院+人社+司法”五方聯動機制爲職工討薪,同時向涉事企業發出《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提示函》《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意見書》,並指派屬地街道工會幹部宣講法律法規,構建起“12351熱線轉辦—監督函精準施治—預防侵權”的工作格局。
在重慶市總的推動下,各區縣工會紛紛展開“12351+”探索。渝中區總建立“12351+法律監督”聯動機制,針對熱線工單中職工反映頻繁的風險企業,聯合區仲裁院勞動保障事務科開展專項走訪;沙坪壩區總構建“12351+調解”機制,推動勞動爭議化解在基層一線。
目前,重慶市總“12351+”增值服務打破了熱線工單辦理的“單線程”路徑,構建起動態感知職工需求、精準調配服務資源、高效閉環處置問題的集成服務體系。
熱線24小時暢通
“目前,我們接聽職工來電6.3萬餘通,交辦工單1.1萬餘件,通率達99.47%,諮詢問題一次性解答率99.99%,職工滿意度達99.81%。”日前,在重慶市總工會12351工會服務職工熱線指揮調度中心,接線員吳夢玲說道。
這些亮眼的數據背後是12351熱線接線、辦理團隊及各級工會不辭辛勞的暖心服務。
8名接線員一邊傾聽職工的來電,一邊快速敲擊鍵盤,記錄每一個訴求細節;法律諮詢席上,律師李媛正爲一名職工講解司法流程,說明取證要點,助其理清維權思路……在電話鈴聲、詢問聲、打字聲交織的忙碌氛圍裡,“熱線工單駕駛艙”上的數據也實時更新。熱線保持24小時暢通。
2024年以來,重慶市總建起包含各級工會負責人、職能部門負責人以及工單辦理員、督辦員等在內總計1200多人的專業隊伍,並通過專項培訓等方式增強熱線話務服務和工單辦理專業性,同時,運用“職工之家”APP智能法律服務系統、12351熱線知識庫系統,爲熱線話務服務和工單辦理隊伍提供知識支撐。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