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股銀 上半年阻詐成績亮眼
公股銀阻詐措施持續進化,多家結合AI技術,即時偵測異常帳戶交易,例如:ATM導入AI臉部遮蔽辨識防詐,升級ATM安全機制。圖/本報資料照片
公股銀上半年阻詐成效
國內詐騙手法不斷翻新,公股銀行積極強化第一道金融防線,今年上半年阻詐成效明顯提升。多家公股銀統計,透過臨櫃關懷、警示帳戶預先管控,上半年攔阻詐騙金額大幅成長,其中兆豐銀行年增逾1倍,臺灣銀行年增幅也高達逾8成。
兆豐銀與臺銀上半年臨櫃攔阻詐騙金額均超過2億元,其中,兆豐銀臨櫃攔阻詐騙金額與件數分別較2024年同期成長112%及21%;臺銀指出,透過臨櫃關懷提問通報警察機關,有效防止民衆受騙,今年前四月臨櫃阻詐金額爲2.0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88%;合庫銀行統計至4月底,臨櫃關懷提問成功攔阻詐騙共137件、金額共0.9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件數與金額均成長超過6成。土地銀行表示,截至4月臨櫃阻詐49件、約0.39億元,件數年增36%、金額年增18%。
另統計合庫銀、兆豐銀、土銀及臺銀上半年警示帳戶預先控管率依序爲29%、26.58%、25%及16.88%,也持續較去年同期增加,警示帳戶數較去年同期減少。合庫銀指出,上半年警示帳戶年減560戶,降幅逾2成,且4月到6月連續三個月較去年同期顯著減少3成以上。
公股銀阻詐措施持續進化,臺銀結合AI技術,即時偵測異常帳戶交易,利用大數據分析,偵測異常交易模式,只要發現疑似涉及詐欺犯罪的異常帳戶,便於「金融阻詐聯防平臺」即時照會帳戶狀態及相關資訊;兆豐銀也在ATM導入AI臉部遮蔽辨識防詐,升級ATM安全機制,防止其成爲防詐破口;爲避免客戶遭受冒名簡訊的詐騙,目前包括兆豐銀、合庫銀及臺銀均在行銷類簡訊導入金融業簡訊專用編碼,提升訊息辨識度與可靠性。兆豐銀、合庫銀分別爲68017、68006,臺銀6月啓用68004及兩組延伸碼680041、680042,因應不同的使用情境需求,彈性運用主碼及延伸碼,主碼可設定夜間傳送限制,運用於客戶權益通知、行銷、一般消金如房貸繳款通知等各類訊息,讓客戶能辨認簡訊來源真僞,有效降低詐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