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費B、C肝篩檢 擬放寬至40歲

世界衛生組織(WHO)喊出二○三○年消除病毒性肝炎,臺灣目前C肝防治成效佳,但B肝引起的肝癌死亡率偏高,影響B、C肝整體死亡數的計算,臺灣想在今年達到WHO的各細項目標恐有難度。國健署昨宣佈將下修B、C肝炎篩檢年齡至四十歲,盼透過早期篩檢降低死亡,新制最快七月上路。

另同步規畫明年推動胃癌篩檢,以及具有大腸癌家族史的四十至四十九歲民衆,可公費做無痛大腸鏡,有望於今年第二、三季啓動。

WHO消除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指標爲,二○三○年之前,B、C肝新發生人數需減少百分之九十、死亡人數減少百分之六十五。WHO喊出目標後,臺灣隨後提出「超越世衛、消滅C肝」口號,並許下在二○二五年提前達標。

聯合報昨與國衛院舉辦二○二五癌症論壇,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臺灣C肝控制進度領先全球,消除目標可望在今年底前達標,今年下半年將會向WHO提出認證申請,但相較於C肝防治,B肝風險族羣仍須進一步掌握,擴大篩檢成爲當前重點。

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簡榮南說,WHO消除計劃分計劃性指標與影響性指標,前者臺灣已全數達標,因臺灣執行C肝的篩檢與治療成效極佳,但WHO的計算方式,是把B、C肝的數據一起加總計算。由於臺灣因B肝引起肝癌的死亡率高,當B、C肝死亡數據一同計算時,臺灣目前僅減少約百分之五十。

簡榮南解釋,B肝引起肝癌的患者死亡率高,與患者多爲晚期就診有關,所以今年起要着力於B肝的篩檢,並加入共照制度長期追蹤,推估到二○三○年死亡人數就能達到減少百分之六十五的目標。

國健署自二○二○年提供四十五歲至七十九歲民衆、原住民族爲四十到七十九歲,終身可免費做一次B、C肝篩檢,統計至今年三月中爲止,已有逾七百多萬人受檢,肝癌發生率明顯下降。不過由於我國自一九八六年起,全面推動新生兒接種B肝疫苗,但一九八六年之前出生者,未納入疫苗保護,仍屬高風險羣,因此這次將篩檢下修至四十歲,盼能提早揪出B肝患者,降低後續肝硬化、肝癌的發生率。

吳昭軍表示,若順利下修篩檢年齡,粗估有百萬多人符合資格,新制最快今年七月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