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以上 擬7月起免費肝篩檢
醫生指篩檢B、C肝有助於治療。(本報資料照片)
肝臟是沉默器官,一旦出現症狀,大都已至肝病的晚期。肝癌高居國內癌症死因第二位,其中8成的肝癌發生是由B、C型肝炎所造成,我國今年提前達到消滅C肝目標,下一步就會針對B肝着手,國健署長吳昭軍12日帶來好消息,擬7月起放寬B、C肝篩檢年齡,40歲以上都能篩,新增受惠人數逾百萬人,盼找出潛在患者、及早治療。
感染B、C肝後,每4人有1人會變成肝硬化,肝硬化後每20人有1人會併發肝癌,是造成慢性肝病與肝癌死亡的主要原因。國健署2020年9月28日起,擴大提供45歲至79歲民衆(原住民提早至40歲)接受終身1次的B、C型肝炎篩檢服務。
國健署上月指出,全國超過700萬人接受過篩檢,相當於每10人就有7人,但仍有3成民衆需要找出來接受篩檢,篩檢結果爲抗體陽性者,需進一步做病毒量檢測。爲優化B、C肝篩檢政策,國健署今年起將成人預防保健服務B、C肝篩檢補助金額,從200元提升到370元。
吳昭軍12日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希望在2030年清除病毒性肝炎,臺灣把C肝的清除提早到2025年,第一波達標應沒問題,正在撰寫認證資料。
國人C肝達標後,緊接着就是B肝問題。吳昭軍指出,1986年前出生的民衆,沒有打過B肝疫苗,在那之後出生者,感染B、C肝風險較低。由於目前需年滿45歲才能篩檢,一些風險較高的族羣得等到2030年,爲達到2030年消滅病毒性肝炎的目標,必須把年齡下修。
吳昭軍說,國健署研擬在7月1日後將B、C肝篩檢年齡層下修至40歲,原住民也相同爲40歲以上,預算約3億元,期盼找出潛在的患者,估逾百萬人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