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安意外頻傳 南韓怒推新法:企業再犯重罰5%營利、吊照
去年南韓工傷死亡事故,近半發生在營建業。(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確保人們不在工作場所死亡,是政府的基本責任,」南韓勞動部長金永勳週一(15日)在記者會上強調。爲了有效遏止頻繁發生的重大工安事故,南韓政府宣佈將祭出重罰。如果未來有公司在1年之內,因爲工作場所的意外事故,導致超過3名勞工不幸身亡,最高將處以該公司營業利潤5%的罰款。
根據路透社報導,南韓勞動部明確表示,將導入新的工業安全相關法規,旨在加強企業對工安事故的責任,改善勞工安全環境。此外,南韓政府也將修訂現行工業安全法,對於因致命事故而屢次被勒令停工的營建公司,將撤銷其營業執照。
數據顯示,去年南韓總計有598人因爲職業災害而喪失寶貴生命,其中將近一半都發生在營建業。南韓總統李在明今年6月上任以來不斷強調改善國內勞動安全狀況的重要性,並要求勞動部門制定出更嚴格的相關規定,藉此嚴懲那些造成勞工死亡的不肖僱主。
南韓勞動部長金永勳在記者會上表示,「工傷事故給國家經濟造成了重大損失,不僅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同時還損害了企業的生產力」。
除了祭出高額罰款之外,這次的新法規也將矛頭指向工安問題最爲嚴重的營建業。勞動部在發佈的聲明稿中特別指出,未來針對那些因爲發生死亡事故,而一再遭到勒令停工處分的營建公司,政府將會透過修法,授權得以吊銷其營業執照。金永勳進一步表示,相關的改革措施目前還需要經過國會的修法程序才能正式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由李在明所屬的「共同民主黨」所掌控的國會,上個月已通過一項工會法修正案,旨在加強約聘員工的權利,使他們能夠直接與原始承包商協商,這項修正案也被視爲是改善整體勞動環境的重要配套措施之一。
金永勳也特別點出,南韓工安事故持續發生的主因之一,就是大型企業普遍採用的轉包制度。他批評許多大型公司爲了規避法律責任,習慣將具有危險性的工作項目外包給下游的承包廠商,進而造成安全監督管理上的嚴重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