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上國際 民團籲每根菸印警語

在每根紙菸印製警語,國際早有相關案例,民團盼臺灣跟進。圖爲防制電子煙宣導。(本報資料照片)(吸菸有害健康)

環境部長彭啓明去年甫上任推動21項措施宣示減菸蒂,並向民間徵求創意作法,其中提案民衆撿菸蒂投入超商設置菸蒂回收機可兌換獎品,和在每一根菸印製「這火燒的不是煙,是我的肺」等創意警語獲得金獎。

董氏基金會指出,加拿大去年起要求煙商在每根菸印上醒目警語,否則將面臨最高約新臺幣1150萬元的罰款,且警語每2年需替換1次,澳洲則即將在今年實施相關規定,呼籲臺灣儘速修《菸害防制法》跟進。

環境部去年以「菸蒂不落地」爲主題舉辦創意徵選活動,鼓勵社會大衆提出使環境無煙蒂的創意作法,20件入圍作品中,評選出各1名金、銀、銅獎及10名佳作。

其中官姓民衆「大凶!今天不宜亂丟菸蒂」獲得金獎,其提案2項作法爲民衆將菸蒂投入超商設置的菸蒂回收機可兌換獎品,並在每一根菸印製創意警語,加強菸蒂危害宣導,例如「大凶,今天不宜亂丟菸蒂喔」、「你知道亂丟菸蒂至少要罰1200元嗎」、「這火燒的不是煙,是我的肺」、「哥抽的不是煙,是我賺的辛苦錢」等。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組長魏文宜表示,考量到超商能否設置菸蒂回收機器、大衆接受程度,以及《菸害防制法》並未規範到每根菸的包裝,金獎的提案是否納入政策實施,目前仍在研議中。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則指出,加拿大已要求煙商出錢在每根紙菸印製警語,並在去年4月實施,澳洲則預計在今年7月上路,國際早有相關案例,支持臺灣跟進,但目前沒有法源可要求煙商配合,將持續倡議修《菸害防制法》煙品警示相關條文。

不過,她認爲,菸蒂回收機制複雜,也擔心菸蒂散發有害物質進入超商,會造成店員及顧客二度傷害,也沒有國家實施過,最有效、最省成本的方法仍是在戶外設置熄煙筒,能使民衆聚集一處吸菸、不亂丟菸蒂。(吸菸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