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熱紙會議通知倉促還臨時取消!民團暴怒 交通部急道歉

汽車隔熱紙透光率太低、太黑,影響駕駛人視線導致車禍和行人死傷,交通部研議訂定車窗隔熱紙透光指引。示意圖。記者曾原信/攝影

汽車隔熱紙透光率太低、太黑,影響駕駛人視線導致車禍和行人死傷,交通部研議訂定車窗隔熱紙透光指引,原訂昨天下午邀集學者及路權團體開會討論透光率,卻傳出因公路局太晚寄出會議通知,導致多人缺席,公路局最後直接取消會議。公路局表示,未來會多加考量不同單位資訊環境差異性,輔以其他方式複式通知,至於隔熱紙會議將延後至3月31日下午再召開。

臺灣「行人地獄」的醜陋標籤,讓行人及道路交通安全議題受到重視,而汽車隔熱紙的透光率長期被批透光率太差,導致駕駛視線不清楚,易引發車禍或撞傷行人。交通部長陳世凱今年2月7日宣佈,交通部要檢討並訂定隔熱紙透光率指引,以目前蒐集的國外規範和國內問卷結果,前擋玻璃透光率約70%,B柱後玻璃不規範。

但路權團體呼籲,前擋風玻璃與前側窗的透光率應維持至少70%以上,制定科學化標準,後側窗與後擋風玻璃的透光率,應依據科學研究制定標準。

爲此,交通部公路局原訂昨天下午2時召開「推動汽車車窗及擋風玻璃可見光透過率安全指引」民間團體討論會議,但卻傳出公路局臨時取消該會議,改討論其他議題。

路權團體透露,據瞭解,主因爲公路局監理組長魏武盛太晚通知,原訂昨天開會,卻在20日上週四才發開會通知,還是以「寄平信」的方式,直到24日週一都還有人沒收到通知,最後公路局直接取消會議。

路權團體表示,公路局也可以打電話通知,至少大家還知道要去開會;寄信都晚了,還不另致電通知,路權團體諷刺說,「難道是預算被砍,沒錢可以打電話嗎?」

另也有人在臉書「交通安全唬平安2.0」爆料,認爲這樣的作法,根本就是技術性干擾、技術性拉公民團體背書,且這樣的情況已非第一次發生。

事實上,去年交通部預告修法明定機車外送平臺費率公式,可加收等待費、樓層費與夜間加成運費等,原訂去年10月17日邀集消基會、平臺、學者、外送工會召開會議研議,公路局在開會前1天才臨時通知,引發消基會不滿,事後交通部公共運輸及監理司長及公路局長陳文瑞,當天晚間拜會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表達歉意,並宣佈會議延期召開。

多個路權團體也發佈共同聲明表示,人本交通團體聯合抗議,交通部公路局用技術性阻礙民間團參與會議。公路局週末前發文,歷經週末2天,3月24日各團體才收到於3月25日開會的實體郵件通知單。

聲明指出,公民團體成員絕大多爲普通上班民衆,需要事先請假,成員願意出席政府相關會議,但絕非如此臨時被政府玩弄。

路權團體表示,交通部及所屬部門已經多次用這種技術性手段阻礙民間團體參與,人本交通團體表達嚴重抗議,並實在難認相關部門有消除交通地獄惡名的決心。

對此,公路局說,3月11日已邀請包含公民團體及NGO等6大相關利害團體召開會議,但爲讓不同團體對於該議題有更廣泛意見交流,因此另針對不同團體個別舉行聚焦會議。

在公民團體及NGO部分,公路局表示,原擇定3月25分下午邀請相關團體舉行座談,並在3月20日發文,但因有團體向公路局反映,因紙本寄送開會通知,致使收到開會通知單時距開會時間過短、未及準備等。接獲反映後,隨即決定延期,並將洽詢相關團體可以開會最大公約數,擇期舉行。

公路局說,未來在邀請民間團體開會,會多加考量不同單位資訊環境差異性,輔以其他方式複式通知民間團體,俾利民間團體預留時間與會充分表達意見。

汽車隔熱紙透光率太低、太黑,影響駕駛人視線導致車禍和行人死傷,交通部研議訂定車窗隔熱紙透光指引。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交通部公路局原訂昨天下午2時召開「推動汽車車窗及擋風玻璃可見光透過率安全指引」民間團體討論會議,卻在20日才倉促發開會通知。圖/路權團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