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加緊佈局地礦新質生產力
◎ 本報記者 吳啓華
一年之計在於春。連日來,礦產資源豐富、礦業經濟佔比較大的省份正進一步細化措施,將各自地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佈局的“規劃圖”落實爲“施工圖”,有些省份還列出了具體指標,突出一個“早”字,加緊佈局地礦新質生產力,行業迎來轉型發展的風口。
通過超前理念賦能。礦產資源沒有變,變的是使用礦產資源的理念。
能源革命看山西。山西省通過加快培育能源領域新質生產力,全力以赴保障能源安全,堅定不移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山西省政府辦公廳近日發出通知,公佈了2025年省級重點工程項目名單,其中能源革命類項目有65個,涉及24個煤炭項目。今年,山西省將加快煤炭先進產能項目建設,建設煤礦及選煤廠、煤礦及配套鐵路專用線等15個項目,將建成130座智能化礦井項目,大力推進建設晉北採煤沉陷區大型風電光伏基地。
新疆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今年着眼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着力推進符合生態環保要求、資源條件好、安全保障程度高、智能高效的大型特大型煤礦建設,不斷提高煤炭資源集約化規模化開發水平。同時,適度超前佈局謀劃煤基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搶佔產業發展新賽道,加快打造現代煤化工千億產業集羣和硅鋁新材料千億產業集羣,不斷提高優勢產業聚集度和核心競爭力。
通過先進技術賦能。傳統地礦行業在信息技術、綠色技術等先進技術的加持下,產業形態和邊界正在發生着深刻變化。
內蒙古去年啓動實施科技“突圍”工程以來,聚焦稀土、儲能與新型電力系統等戰略重點和優勢領域,全面部署36項重點任務,產學研參與攻堅,科技創新氛圍空前高漲。近日公佈的《2025年內蒙古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提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提升白雲鄂博稀土資源研究與綜合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平臺創新能力,支持白雲鄂博稀土資源增儲,支持包頭打造“稀土+”產業集羣。
去年,寧夏科研團隊攻克了高性能鈮鎢抗氧化塗層等關鍵技術難題,研製出國內最大智能化反井鑽機等首臺(套)產品,長征火箭用上了“寧夏煤制油”,一批科技成果獲得全國行業獎項。今年,寧夏科技工作會議系統安排部署重點任務時,確立了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增長12%以上、投入強度達到1.65%的目標;推動科技企業突破3200家、規上有研發投入工業企業佔比達到42%。
通過優秀文化賦能。地礦行業不只有礦還有文化。各地創建有效載體平臺,輸出地礦行業優秀文化,提升了地礦行業的顯示度,打造了行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旅遊服務消費持續較快增長,娛樂休閒成爲旅遊消費新業態,休閒觀光活動、公園景區服務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81.9%、59.5%。
在文旅熱的背景下,近日,多位省級黨政“一把手”赴景區景點調研,推動文旅產業持續釋放經濟增長動能。
2月16日,貴州省委書記徐麟到黔南州荔波縣調研時指出,強化景城聯動,優化功能服務,提升格調品位,加快建設世界級旅遊景區和一流旅遊城市。
2月15日至16日,安徽省委書記樑言順赴黃山市,在休寧縣齊雲山鎮、黟縣西遞鎮,考察齊雲山生態文化旅遊度假區建設、西遞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及文旅產業發展等情況。
2月11日,湖南省省長毛偉明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紅石林國家地質公園調研旅遊產業發展。
時代之需,行業所盼。通過理念、技術、文化等新質生產力的賦能,地礦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進程將越來越快,同時將爲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地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