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平臺爭搶“出口轉內銷”資源

電商平臺“6·18”年中大促提前一個月開啓。5月13日,天貓、京東、抖音、快手紛紛宣佈開啓2025年的“6·18”預售活動。記者留意到,今年“6·18”大促開啓預售時間與往年相比,提前了一週左右。“今年‘6·18’更簡單,不用再算數學題。”天貓“6·18”喊出了化繁爲簡的口號,記者留意到,今年各平臺在大促時長、打法簡化、加大補貼力度等方向上基本趨同,但各自有側重。業內指出,今年“6·18”期間,各大平臺均投入了更多資源補貼,有望強勢拉動消費。

打法簡化取消“跨店滿減”湊單玩法

取消跨店滿減,改爲官方立減15%~50%;縮短預售時間,付定金時間只有3天;爆款延長髮貨期,缺貨商品仍然可以加購……截至目前,天貓、京東、抖音、快手等電商平臺已經公佈“6·18”玩法規則。在用戶層面,跨店滿減成爲歷史,一件直降/官方立減成爲主流,讓消費者無須湊單。淘天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6·18”大促消費者不用再跨店拼單辛苦算賬。  爲在今年“6·18”期間爭取到最大流量,各電商投入了鉅額補貼資源,持續以低價爭取用戶。京東首次整合國家補貼與京東外賣百億補貼等資源“補上加補”;抖音則投入億級現金補貼和千億級流量資源,推出立減15%等系列優惠活動;快手電商拿出千億流量、20億元補貼,助力大促。

重要亮點“外貿優品”向“國貨爆品”轉型升級

今年“6·18”大促,結合國補政策,推出“國貨”主題、培育外貿商家“內銷”是平臺的重要亮點。尤其“出口轉內銷”的新產品、新商家成爲各大平臺爭搶的資源。  京東推出“2000億出口轉內銷扶持計劃”,幫助外貿企業快速開拓國內市場。在快手電商大促運營負責人屈天義看來,今年“6·18”將成爲國貨、外貿等領域新商家的重要增長契機。快手針對外貿商家設立“國貨品類日”,以及規劃了多個營銷主題和9大特色品類日。抖音電商也推出了寶藏原產地、非遺好物、外貿貨品扶持專項活動。  廣東東莞一位面向歐美客戶做箱包生意的外貿商家羅義說,希望利用大促初步開拓國內市場。平臺方面表示,希望藉助大促窗口流量,留住更多新商家,幫助外貿商家實現“外貿優品”向“國貨爆品”轉型升級。

業內觀察用“簡單讓利”招式實現共贏

對於今年“6·18”期間各大平臺紛紛亮出“簡單讓利”的新招式,互聯網行業分析師丁道師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丁道師認爲,首先是從供給端出發,通過各種各樣的政策扶持,讓商家提供更好、更具性價比的服務和商品。  “這樣一來,消費者可以買到物美價廉、質量靠譜的產品,會有更多的獲得感,而商家可以心無旁騖地給消費者提供好的產品。”丁道師表示,今年“6·18”,重視供給端和消費端,“不僅保護消費者,也保障商家權益,打開了一種共贏局面。”  “今年和往年很大的一點區別在於,價格戰肯定不是‘主戰場’。”丁道師認爲,最近各大電商相繼取消“僅退款”政策,並優化平臺的規則,有意在引導整個行業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而不是追求簡單的爆單和GMV(商品交易總額),“‘全網最低’‘買貴賠十’這樣的口號,也比往年少了很多。從另一個角度看,與往年相比,今年告別了價格戰、零和博弈,也不再靠犧牲商家利益滿足消費者。這說明,整個行業更注重健康和諧的發展,注重整個行業生態的協同。”丁道師說。  丁道師還提到,今年刺激消費是重頭戲,相繼推出了一系列國補政策,甚至有些地方還推出地方補貼,再加上電商平臺的補貼、商家的補貼。“多重補貼下來,今年對消費者來說是非常有利的一年,也對促進消費、提振消費信心起到了積極的幫助。”  從國家政策到平臺、商家多個層面的補貼,丁道師認爲,積極地刺激消費,會使得營商環境、消費環境和整個經濟環境變得更健康。在他看來,今年的“6·18”大促變化是可喜的,“各大平臺不再只是卷數據,而是從更健康、更科學、更有利於行業持續發展的態度,在一些有價值的維度進行嘗試。”綜合廣州日報、錢江晚報